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旁 → 傍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典故
倩旁人为正冠
 
李下整冠
 
正冠
 
纳履生疑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九〈乐府古辞·相和歌辞·平调曲·君子行〉~263~
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嫂叔不亲授,长幼不比肩。劳谦得其柄,和光甚独难。周公下白屋,吐哺不及餐。一沐三握发,后世称圣贤。

例句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杜甫 九日蓝田崔氏庄

典故
路傍人怪问


《全宋诗》卷一千一百一十六〈陈师道三·寄邓州杜侍郎 〉~2680~
南阳老幼如云屯,连日城东候使君。后者排前旁捷出,争先见面作慇勤。六年重来已白发,一日再见回青春。道傍过者怪相问,共言杜母真吾亲。使君虽老心尚壮,文采风流诸谢上。名家从昔杜陵人,盛德于今丈人行。我昔卧病老彭城,画船鸣鼓千里行。致书馈奠初未识,丁宁劳苦如平生。人言此事今未有,古人中求还得否。忘年屈势不虚辱,公自为德吾何取。菊潭之水甘且洁,潭上秋花照山白。请公酌此寿百年,奕奕长为此邦伯。孰先一州后四方,重金叠盖登庙堂。请从今日至云来,月三十斛输洛阳。
《国语辞典》:傍人  拼音:páng rén
非当事人。《儒林外史》第一四回:「总之,这件事,我也是个傍人,你也是个傍人。」
分类:当事人
《國語辭典》:旁人  拼音:páng rén
局外人,没有关系而不相干的人。《乐府诗集。卷五八。琴曲歌辞二。南朝宋。鲍照。别鹤操诗》:「心自有所怀,旁人那得知。」《红楼梦》第七二回:「因想这事非常,若说出来,奸盗相连,关系人命,还保不住带累了旁人。」
《国语辞典》:旁人短长(旁人短长)  拼音:páng rén duǎn cháng
他人议论是非。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七出:「要与他消释灾殃,也提防旁人短长。」
《国语辞典》:两氏旁人(两氏旁人)  拼音:liǎng shì páng rén
两氏,指夫妻两姓。「两氏旁人」指家族外不相干的外人。如:「我们是好兄弟,又不是两氏旁人,理应互相帮助。」
《国语辞典》: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拼音:dà fēng chuī dǎo wú tóng shù,zì yǒu páng rén shuō duǎn cháng
(谚语)比喻对于不公正的事,自然有人心怀不满,背后加以批评。《平妖传》第九回:「地方邻里见是宦家,又是有名的剥皮公子,谁敢出头开口,只是背地里暗笑。正是:『大风吹倒梧桐树,自有旁人说短长。』」
《漢語大詞典》:狗傍人势(狗傍人勢)
见“ 狗仗人势 ”。
《國語辭典》:狗仗人势(狗仗人勢)  拼音:gǒu zhàng rén shì
比喻倚仗权势欺人。《红楼梦》第七四回:「我不过看著太太的面上,你又有年纪,叫你一声妈妈;你就狗仗人势,天天作耗,专管生事。」
《漢語大詞典》:傍人篱落(傍人籬落)
见“ 傍人篱壁 ”。
《國語辭典》:傍人篱壁(傍人籬壁)  拼音:bàng rén lí bì
比喻依托、依靠他人。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谭……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國語辭典》:傍人门户(傍人門戶)  拼音:bàng rén mén hù
比喻依靠别人,不能自立。宋。苏轼《东坡志林》卷一二:「吾辈不肖,方傍人门户,何暇争閒气耶?」《红楼梦》第一○九回:「邢姑娘是妈妈知道的,如今在这里也很苦,娶了去虽说我家穷,究竟比他傍人门户好多著呢?」也作「傍门依户」。
《國語辭典》:傍人篱壁(傍人籬壁)  拼音:bàng rén lí bì
比喻依托、依靠他人。宋。严羽《沧浪诗话。答吴景仙书》:「仆之诗辩,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谭……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
《漢語大詞典》:山步
山脚水旁人家聚居之处。 宋 陆游 《晚闻庭树鸦鸣有感》诗:“残骸幸强健,沽酒遍山步。”自注:“乡语谓湖山间小聚为山步。” 清 曹寅 《送亮生南还即和留别诗兼寄些山先生》:“山步若邀斑杖健,北湖长望惜莓苔。”
《漢語大詞典》:踣鹿
(1).左传·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 晋 人角之,诸戎掎之,与 晋 踣之。”后以“踣鹿”比喻得到旁人帮助。
(2).指援助他人。 王闿运 《哀江南赋》:“临 湘 苍黄,危巢不覆。桓桓总兵,功齐踣鹿。”
《國語辭典》:责无旁贷(責無旁貸)  拼音:zé wú páng dài
自己应尽的责任,没有理由推卸。《清史稿。卷四一八。袁甲三传》:「总督程矞采为守土之臣,责无旁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无旁贷者再无一人。」
《漢語大詞典》:小话儿
闲话。例如:她喜欢听小话儿;背后说小话儿。
私下说的、旁人不知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