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58—932 【介绍】: 五代时僧。永嘉人。俗姓唐,字方外。鸿莒弟。住温州大云寺。后梁太祖曾赐以紫衣。尝刺血写《法华经》一部,人奉为异宝。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幼从表兄弟。出家越之龙宫寺。既受具。乃回乡里。时州将朱褒。知其名。尤钦挹之。唐大顺中。请以城南废大云寺。委楚修治以居。诏许焉。于是楚裒施率工。追还旧观。乾化初。吴越钱氏。召楚于钱唐龙兴寺。临坛开戒。且奏赐紫衣师号。楚以凉德不称其服。力辞。诗人郑说高其义。赠以篇什。楚于法华经尤所通贯。其集众讲演。凡五十馀座。又尝刺血缮写。以充供养。长兴三年。忽莲华产于讲堂之中。重跗复萼。香气芬郁。六月五日夜。犹行道诵经。顷之侍者但觉声微镫暗。就视则趺坐而逝矣。寿七十五。腊五十二。
宋高僧传·卷第二十五 读诵篇第八之二
释鸿楚字方外。姓唐氏。永嘉人也。生而符彩且异群儿。及甫髫龄器度宏旷。楚之外昆弟皆出俗越之龙宫伽蓝。遂祈二亲亦愿随往网疏鱼脱笼揭鹤飞。杜若殖于兰洲。新缯染于绛色。互相切直诵习弥通。年二十三方升上品无作。及回本郡时州将朱褒。知其名节钦揖愈勤。唐大顺中以城南有废大云寺荒墌表闻昭宗欲重缔构。帝俞其请。于是百工俱作。楚躬主之。施利程功不愆于素。而讲经礼像无相夺伦。武肃王钱氏。乾化初年于杭州龙兴寺开度戒坛。召楚足临坛员数。因奏荐梁太祖赐紫衣并号。固让弗听终不披著。自言。凉德何称法门命数之服。时诗人郑说南游访鸿静法师。邂逅与楚会。体知高行杼诗赠楚云。架上紫衣闲不著。案头金字坐长看。楚宽慈人未尝见其愠色。神气清爽。厥颐丰下且皤其腹。目不邪视顾必回身。世俗之言不轻掉舌。所讲法华经计五十许座。一日楚之讲堂中忽生莲华。重柎复叶香气芬荂。以长兴三年壬辰六月五日无疾而化。俗龄七十五。法腊五十二。道俗孺慕。其年迁塔于慈云右冈焉。楚讲贯外深夜行道诵经。将逝夕灯光忽暗经声绝微。告门人曰。劳尔给使吾将往矣。其所卧之榻中。先有白蛇。其大若肱。恒同卧处。长诫童侍无妄惊扰。生常撰上生经钞。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至今永嘉人谓为僧宝中异宝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宁都人,字汉儒。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真宗天禧中,叩阍言事,忤宰相丁谓,授洪州文学。谓罢相,召对,改袁州户曹。后解职归隐,时称方外高人。
全宋诗
黎仲吉,字汉儒,宁都(今属江西)人。太宗淳化中进士。真宗天禧中授洪州文学,后迁袁州户曹。归隐梅川,年八十一卒。事见《吴文正集》卷四一《黎氏贤良祠记》。
《漢語大詞典》:方外之学(方外之學)
指佛学。 宋 真德秀 《敕封慧应大师后记》:“维我 慧应大师 ,至性自天,虽早从方外之学,而跬步不忘君父。” 宋 葛长庚 《日用记》:“予年十有二,即知有方外之学。”
分類:佛学
《漢語大詞典》:方上
(1).谓物体的上部作方形。国语·周语中:“其状方上而鋭下,宜触冒人。”
(2).指墓圹。汉书·酷吏传·田延年:“ 昭帝 大行时,方上事暴起,用度未办。” 颜师古 注:“方上,谓壙中也。 昭帝 暴崩,故其事仓猝。”
(3).犹方外。《西游记》第二七回:“我父母在堂,看经好善,广斋方上远近僧人。”《醒世姻缘传》第二九回:“既是方上的师傅,必定会甚么仙术了。”参见“ 方外 ”。
《國語辭典》:方外  拼音:fāng wài
1.世外。多指仙境或僧道之修行处所。《淮南子。俶真》:「驰于方外,休乎宇内。」唐。韩翃 同题仙游观诗:「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2.指京畿之外或边远异域。《诗经。商颂。长发》:「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时方外事胡越,内兴制度,国家多事,自公孙弘以下至司马迁皆奉使方外。」
《漢語大詞典》:外臣
(1).古诸侯国的士大夫对别国君主的自称。礼记·杂记上:“﹝士﹞讣於他国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仪礼·士相见礼:“凡自称於君……他国之人,则曰外臣。”左传·成公三年:“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 首 ( 荀首 ), 首 其请於寡君,而以戮於宗,亦死且不朽。”
(2).犹藩臣。史记·匈奴列传:“ 匈奴 新破,困,宜可使为外臣,朝请於边。”《史记·西南夷列传》:“ 南越王 黄屋左纛,地东西万餘里,名为外臣,实一州主也。” 宋 陆游 《南唐书·元宗纪》:“三月,遣司空 孙晟 及礼部尚书 王崇质 使 周 ,削去帝号,奉表请为外臣,犹不许。” 清 唐甄 潜书·用贤:“ 犬戎 虽强虣,亦终为 周 之外臣。”
(3).方外之臣。指隐居不仕者。南齐书·明僧绍传:“ 太祖 谓 庆符 曰:‘卿兄高尚其事,亦 尧 之外臣。朕虽不相接,有时通梦。’” 唐 任华 《寄李白》诗:“高歌大笑出关去,且向东山为外臣。” 金 元好问 《长寿新居》诗:“诗酒娱中岁,山林有外臣。”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后论:“外臣者隐处之臣也。天下乱则贤人隐,故以外臣终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苏州 徐文靖 公, 明 季殉难。二子 昭文 、 贯时 ,俱守父志,不仕。 尤西堂 为 贯时 作传,其言‘少时美好,自称三十六帝外臣’。”
(4).指朝臣。与大内的宦官称内臣相对。 清 侯方域 《宦官论》:“今也,外臣不敢与闻内事,而中贵苛刻暴横民间。”红楼梦第十八回:“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拟。”参见“ 内臣 ”。
《國語辭典》:内臣(內臣)  拼音:nèi chén
1.国内之臣,亦指属下诸侯。《左传。庄公二十三年》晋。杜预。注:「天子内臣,不得外交诸侯,故不言使。」《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唐蒙使略通夜郎,而邛笮之君请为内臣受吏。」
2.宫禁亲近之臣。唐。韩愈顺宗实录一〉:「二十馀日,中外不通,两宫安否?朝臣咸忧惧,莫知所为,虽翰林内臣,亦无知者。」
3.宦官、太监。《喻世明言。卷三二。游酆都胡母迪吟诗》:「复至南垣一小门,题曰:『不忠内臣之狱。』」
《國語辭典》:托迹(託跡)  拼音:tuō jī
寄托形迹。有寄托身心的意思。《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托迹黄老,辞世却粒。」也作「托分」。
《國語辭典》:贯耳(貫耳)  拼音:guàn ěr
声音传入耳朵。如:「久闻大名,如雷贯耳。」
《漢語大詞典》:逸侣
(1).方外之友,超俗的朋友。 明 夏允彝 《太湖赋》:“是以 方壶 、 圆嶠 之逸侣, 蓬莱 、 方丈 之仙灵;时乘风以遥集,感漫羡以遐征。” 清 吴兆骞 《陶彭泽无弦琴赋》:“岂知 六朝 逸侣, 五柳 高人,悼《广陵》之永絶,嘆 田 连 之不存。”
(2).失散的同伴。 清 方履篯 《江行记》:“宿雁戢翼,招其逸侣。”
《漢語大詞典》:逸友
方外之友,志趣高雅的友人。 清 张潮 《幽梦影》卷上:“重九须酌逸友。” 清 方履篯 《黄氏息圃记》:“逸友相过,觴罍徐行。”
《漢語大詞典》:地滚球
落地或地面滚动的球(例如棒球,板球,或足球),尤指被击中后立即落地滚动的球
被打出的棒球在对方外场手没能接住前已经落地
被击后沿着地面滚动的球;容易接的滚球
天台山方外志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明释传灯著。自山名以讫文章,有涉玆山者,罔不采其故实,掇彼菁藻。至台教之真文,高人之遗韵,尤加详焉。凡研究台教者此为必备之书。【又】十二卷。清齐召南原撰。阮元重订。志以天台山方外为名,与郡邑志,体例稍殊。宜详山水,而略城乡。详释道,而略儒门。齐志于此三门,间有漏误。今以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赤城志、梁高僧传、唐续高僧传、宋高僧传诸书、订讹补阙。以成完书。
方外
【佛学大辞典】
(杂语)犹言世外。庄子大宗师曰:「彼游方之外者也。」今谓僧道曰方外。
【佛学常见辞汇】
僧道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