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30,分29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调转
背道
指南车
迷向
失重
冰川
南针
迎击
迎战
倒开
面朝
投向
罗盘
聘书
超过
《國語辭典》:调转(調轉)  拼音:diào zhuǎn
1.回转。《水浒传》第四回:「智深等了一回,调转身来,看著右边金刚。」也作「掉转」。
2.调动转换职务。如:「经过多年等待,他终于如愿调转到离家较近的单位任职。」元。王恽〈题冀州马同知拜庆诗卷〉:「任官无调转,享寿到期颐。」元。杨维桢〈强氏母并引〉:「强可事母以孝闻,母年踰八袟,可方以乡校官调转湖州从事。」
《國語辭典》:背道  拼音:bèi dào
1.僻静的道路。《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黑风岗是条背道,赶到那里,大约天也晚的时候了!」
2.与正确的方向相反。如:「背道而驰」。
《國語辭典》:背道而驰(背道而馳)  拼音:bèi dào ér chí
朝著相反方向奔驰。常比喻所要到达的目标和实际进行的方向完全相反。如:「从台中到台北,车子应朝北开,你却上了往南车道,这不是背道而驰吗?」「想考上大学就该勤奋读书,而你现在却整天到处晃荡,这不是背道而驰吗?」
《國語辭典》:指南车(指南車)  拼音:zhǐ nán chē
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车。车上装有一木头人,藉由一套齿轮系统转动,使得车无论转向何方,木头人的手永远指著南方。相传为黄帝所作。也称为「司南车」。
《漢語大詞典》:迷向
迷失方向。 南朝 梁简文帝 《经琵琶峡诗》:“还瞻已迷向,直去復疑前。” 陈毅 《过旭角》诗:“红日指路不迷向,彩带金桥坚且强。”
分類:迷失方向
《國語辭典》:失重  拼音:shī zhòng
物体的视重(即秤盘显示的重量)为零的情况。
《國語辭典》:冰川  拼音:bīng chuān
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本身的压力而变成冰层,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倾斜方向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层便形成冰川。也称为「冰河」。
《漢語大詞典》:南针(南針,南鍼)
亦作“ 南鍼 ”。即指南针。因能指示方向,故常用来比喻正确的指导和准则。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李傅相入曾文正公幕府》:“ 傅相 亦自谓从前歷佐诸帅,茫无指归。至此如识南鍼,获益非浅。” 太平天囯 李秀成 《致征北主将张洛行书》:“惟望弟须念该主将北道生疎,祈即时赐南针,俾得有所遵循,庶不致貽閫外之羞耳。” 邹韬奋 《关于〈生活日报〉问题的总答复》:“我们准备着与困难相见,我们当排除困难向前迈进,同时希望读者诸君多多给我们以改善的南针,我们当以极诚恳的态度考虑诸君的赐教。” 杨晦 《毛泽东文艺思想给我力量》:“ 毛主席 文艺思想才是指导 中国 革命文艺运动走向胜利的南针。”
《國語辭典》:迎击(迎擊)  拼音:yíng jí
迎面攻击。《史记。卷六六。伍子胥传》:「后五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庐指,军却。」《汉书。卷一。高帝纪上》:「(田荣)大怒,以齐兵迎击田都。」
《國語辭典》:迎战(迎戰)  拼音:yíng zhàn
迎敌作战。《战国策。赵策二》:「今宣君有微甲钝兵,军于渑池,愿渡河踰章,据番吾,迎战邯郸之下。」《三国演义》第一回:「贼众迎战,玄德引军便退。」
《漢語大詞典》:倒开
向相反于正常运行的方向开。例如:将车倒开。
《漢語大詞典》:面朝
正面对着;朝向。例如:面朝河流的房子。
具有特定方向;向,通往某一物。例如:面朝大海的小阳台。
《国语辞典》:投向  拼音:tóu xiàng
1.投奔,多指谋生的路子和能赚钱的工作。
2.大陆地区指投资方向。
《國語辭典》:罗盘(羅盤)  拼音:luó pán
1.一种利用磁针测定方位的仪器。常用于飞机、船舶的航行及观测目标的方位。《幼学琼林。卷四。制作类》:「周公作指南车,罗盘是其遗制。」《老残游记》第一回:「到了之后,送他一个罗盘,他有了方向,便会走了。」也称为「罗盘针」、「罗盘仪」、「指南针」。
2.堪舆家用来测定方位的仪器,盘面上刻有干支度数及卦爻。《儒林外史》第三六回:「虞传士带了罗盘,去用心用意的替他看了地。」也作「罗经」。
《國語辭典》:聘书(聘書)  拼音:pìn shū
聘用人的契约文书。《儒林外史》第四四回:「世叔写一聘书,著一位世兄同小侄去会过余先生,就可以同来。」
《國語辭典》:超过(超過)  拼音:chāo guò
多于标准或胜过别的事物。如:「以前中等学校大多规定学生的头发长度不能超过耳下一公分。」、「今年稻米的总产量已经超过去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