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20,分28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调头
顶风
顺潮
偕适
斜刺
转旗
双向
同斜
支脚
热流
速度
扭转
助攻
反弹
改策
《國語辭典》:调头(調頭)  拼音:diào tou
语气、口气。如:「听他说话的调头,想必对这事的处理已有了底。」
分類:语气调子
《國語辭典》:顶风(頂風)  拼音:dǐng fēng
逆风。如:「顶风而行,倍加困难。」
《漢語大詞典》:顺潮(順潮)
(1).顺随着潮水流向。元史·张弘范传:“﹝ 张弘范 ﹞先麾北面一军乘潮而战,不克, 李恒 等顺潮而退。”
(2).比喻与历史前进方向一致的社会发展的趋势。 梁启超 《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第八节:“使 奥 王而审民族之趋势,因舆情之顺潮,自兹以往,君民一心,以图国运之进步,则岂惟 匈 民之福,抑亦帝室之利也。”
《漢語大詞典》:偕适(偕適)
谓同趋一个方向。初学记卷二三引 南朝 梁 沈约 《千佛赞》:“道有偕适,理无二归。”
分類:方向
《漢語大詞典》:斜刺
(1).形容侧斜地指向。 明 屠隆 《昙花记·郊行卜佛》:“琳宫半插青霄上,城隅斜刺丹霞傍。” 萧华 《南渡乌江》:“﹝竹排﹞顺流斜刺而下。”
(2).侧斜的方向。参见“ 斜刺里 ”。
分類:方向指向
《漢語大詞典》:斜刺里(斜刺裏)
侧斜的方向。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却説那兇僧手执尖刀,望定 安公子 的心窝儿纔要下手,只见斜刺里一道白光儿闪烁烁从半空里扑了来。” 徐迟 《大场的一夜》:“车急转四十五度,斜刺里往路旁的一排大树中插过去,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正在这紧急的当儿,忽然有两个人从斜刺里奔了上来。”
分類:方向
《漢語大詞典》:转旗(轉旗)
指军队作战行动改变方向。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五章第五节:“此时所有向西向南之敌军主力,皆转旗向东,集中视线于 黄陂 ,猛力并进,找我作战。”
《国语辞典》:双向(双向)  拼音:shuāng xiàng
1.来和往两个方向。如:「这条山路双向通车,而且弯曲狭窄,行车要特别小心。」
2.指意见、思想、文化等在相对的两方间往来流通。如:「报上的读者投书专栏是报社与读者双向沟通的管道。」
《国语辞典》:同斜  拼音:tóng xié
一种地质褶皱构造,使得岩层平行排列且均向同一方向倾斜。
《漢語大詞典》:支脚
两个或更多的侧向的与经常呈水平方向延伸的部件中的一个。例如:烛台的支脚。
《國語辭典》:热流(熱流)  拼音:rè liú
因内心激动、血液加速循环所产生的热的感觉。如:「看到他这么不计名利的奉献,不由得一股热流贯穿我的全身。」
《國語辭典》:速度  拼音:sù dù
1.各种过程进行的快慢程度。如:「你吃饭的速度好快喔!」
2.物理学上指物体运动所行位移与所经时间的比率,其物理量为向量(包含方向和量值)。
《國語辭典》:扭转(扭轉)  拼音:niǔ zhuǎn
1.掉转、旋转。《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汝便将木牛流马口内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文明小史》第五○回:「扭转头来一看,见是一个洋人,后来又上上下下瞧了几遍。」
2.扳转,使情势改变。如:「扭转局势」、「扭转奢靡的风气」。
《國語辭典》:助攻  拼音:zhù gōng
1.篮球、足球等比赛中,由己方队员所策动的攻击行动。如:「据大会纪录组统计,七号球员在这次比赛中,助攻高达四十二次,因此获选为本届最佳球员。」
2.军事上指负责攻占敌方的有限目标或牵制敌方,以协助主攻达成任务。如:「第三旅担任助攻,发挥强大的战力,终于扭转了整个战局。」
《國語辭典》:反弹(反彈)  拼音:fǎn tán
1.物理学上指作用于物体之力大小相等,而于作用的同一时间内,产生相等而相反的动量,称为「反弹」。
2.心理上对环境压力的一种回应,称为「反弹」。如:「由于公司不合理的加班,已引起部分员工情绪上的反弹。」
3.股票术语。在空头市场里,由于股价大幅下跌已有一段时日,由低档暂时回升,称为「反弹」。
《漢語大詞典》:改策
鞭策其马使改变方向。策,马鞭。比喻转向。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改策西 秦 ,报辱北 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