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新教  拼音:xīn jiào
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因反对罗马教皇的统治,而分裂出来的基督教各教派的统称。
《國語辭典》:正教  拼音:zhèng jiào
1.政治教化。《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展以为恐伤正教,并奏除之。」
2.正统的教派。
3.基督教的一派。十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也随著分裂为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主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为「正教」。也称为「东正教」。
《國語辭典》:教士  拼音:jiào shì
1.受过教练的士兵。《管子。小匡》:「君有此教士三万人,以横行于天下。」《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2.基督教的传教者。《文明小史》第三七回:「忽听报称有教士黎大人拜会,制军不好不见,只得请客厅,寒暄一番。」
《國語辭典》:教父  拼音:jiào fù
1.教师。《老子》第四二章:「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2.初世纪时,融通希腊学说与基督信仰的学者,被教会封为「教父」。分为希腊教父与拉丁教父。
3.天主教、正教及某些新教宗派,行洗礼时为受洗者设置的男性保證人和监护人。
4.黑社会的领导者。
《國語辭典》:旧教(舊教)  拼音:jiù jiào
1.旧有的训诲。《淮南子。泛论》:「循先袭业,据籍守旧教。」
2.天主教。以别于十六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所产生的基督教。
《國語辭典》:牧师(牧師)  拼音:mù shī
1.基督新教的传教士称牧师,取牧者与教师二义。
2.职官名。掌理牧场的官员。《周礼。夏官。牧师》:「牧师,掌牧地,皆有厉禁而颁之。孟春,焚牧;中春,通淫。掌其政令,凡田事,赞焚莱。」
《國語辭典》:教会(教會)  拼音:jiào huì
天主教、基督教等教派的信徒的组织。如:「罗马教会」、「希腊教会」。
《漢語大詞典》:教母
天主教、正教及新教某些教派新入教者接受洗礼时的女性监护人。也叫“代母”
《國語辭典》:天主教  拼音:tiān zhǔ jiào
基督宗教教派之一,因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以别于后来的新教,亦称之作旧教,或公教,天主教一词是汉语之译名。西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基督教东西两部对峙,罗马主教成为西部教会领袖。一○五四年东西正式分裂,以罗马教皇为首的西部教会自称公教,即天主教。其特徵为至一、至圣、至公,崇拜天主、耶和华外,尊马利亚为圣母。天主教会是圣统制,强调信徒必须服从教会权威。也称为「罗马公教」、「罗马教会」。
《国语辞典》:路德教派  拼音:lù dé jiào pài
西元十六世纪初,由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在日耳曼北部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他是新教中最大的一派,地区以今德国北部和北欧各国为主。也称为「路德会」、「路德教会」。
《国语辞典》:长老教会(长老教会)  拼音:zhǎng lǎo jiào huì
基督新教的一派。起源于美国及苏格兰,奉法国宗教改革者喀尔文(John Calvin)的教义为宗旨。其教会行政采长老、牧师二元制,以会员自选的长老管理会务。
《国语辞典》:英国国教(英国国教)  拼音:yīng guó guó jiào
英国国王亨利八世(西元1509~1547)本为反对路德新教的保守分子,但又为婚姻问题与罗马教廷发生冲突,遂创英国国教,自任教会元首,以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此后英国真正成为一独立王国。
《国语辞典》:路德会(路德会)  拼音:lù dé huì
由马丁路德所创立的基督教新教派。参见「路德教派」条。
《国语辞典》:浸信会(浸信会)  拼音:jìn xìn huì
基督新教的一派,以浸礼为最要。也称为「浸礼会」。
《国语辞典》:浸礼会(浸礼会)  拼音:jìn lǐ huì
基督新教的一派。起源于十七世纪英国的清教主义,从公理宗衍生而来。信奉基督,洗礼采全身浸礼,反对点水、注水法。今日盛行于美国。也称为「浸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