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6
词典
5
分类词汇
71
共7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1
2
3
4
5
6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伴姑
陪送
牵巾
探房
送亲娘子
下马席
谢妆
接三换九
宜室宜家
喝交杯
坐富贵
宝轿
子孙饽饽
子孙饺子
走袋
《國語辭典》:
伴姑
拼音:
bàn gū
农村姑娘的通称。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二折:「伴姑儿,你等我一等波。」
分類:
婚礼
礼中
迎接
农村
陪伴
年轻
新娘
女子
少女
《國語辭典》:
陪送
拼音:
péi sòng
1.古代女子结婚时随带的妆奁或随从的婢女。《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一面使人暗暗调唆张华,只叫他要原妻,这里还有许多陪送外,还给他银子安家过活。」也作「陪嫁」。
2.亏损。如:「他对生意不在行,不到半年本钱全陪送光了。」
分類:
陪送
嫁妆
娘家
家给
离去
新娘
陪嫁
《漢語大詞典》:
牵巾(牽巾)
古代婚礼的一个仪式。新郎新娘用彩缎结同心,并相挽而行。 宋
吴自牧
《
梦粱录·嫁娶
》
:“礼官请两新人出房,诣中堂参堂,男执槐简,挂红緑綵,綰双同心结,倒行;女挂于手,面相向而行,谓之‘牵巾’。” 宋
孟元老
《
东京梦华录·娶妇
》
:“婿於床前请新妇出,二家各出綵段,綰一同心,谓之‘牵巾’,男掛於笏,女搭於手。”
分類:
婚礼
仪式
新郎
新娘
同心
《國語辭典》:
探房
拼音:
tàn fáng
民间习俗。指新娘的亲戚,在婚礼当天到新房喝茶,探望新娘,并带回新娘所给的手帕,称为「探房」。
分類:
时新
新娘
过门
次日
娘家
家人
前往
看望
《漢語大詞典》:
送亲娘子(送親娘子)
送亲的已婚女子。一般由新娘的母辈或已婚的姐、嫂充任。 周立波
《山那面人家》
:“四围坐着好多人,新娘和送亲娘子坐在床边上。”
分類:
送亲
已婚
女子
新娘
充任
《漢語大詞典》:
下马席(下馬席)
新娘进门那天的酒宴。 周立波
《暴风骤雨》
第二部二七:“保媒的叫她这一骂,夹着尾巴就跑了,下马席也没吃成。”
分類:
新娘
进门
那天
酒宴
《漢語大詞典》:
谢妆(謝粧)
新娘家运来嫁妆时,新郎至新娘家答谢,谓之“谢粧”。
《
儿女英雄传
》
第二七回:“舅太太是要过祠堂去等着公子来谢粧,姑娘是苦苦的不放。”
分類:
新娘
娘家
家运
嫁妆
新郎
答谢
《国语辞典》:
接三换九(接三换九)
拼音:
jiē sān huàn jiǔ
旧时新娘婚后第三天,要由娘家派人接回一次;第九天,要互相送礼,探望一次,称为「接三换九」。《醒世姻缘传》第六六回:「你长大出嫁的时节,我与你打簪环,做铺盖,买梳头匣子,我当自家闺女一般接三换九。」
分类:
时新
新娘
娘家
《国语辞典》:
宜室宜家
拼音:
yí shì yí jiā
宜,适宜;室、家,家庭。「宜室宜家」指新娘嫁入夫家,全家夫妻和谐,家庭美满。语本《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今多用为女子出嫁时的祝贺语。明。沈受先《三元记》第六出:「奴家金氏,良人冯商,宜室宜家,尚未弄璋弄瓦。」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七出:「思汉广,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
儿女英雄传
》第二八回:「公子此时是春来天上,喜上眉梢,乐不可支,倒觉满脸周身有些不大招折儿。无奈是宜室宜家的第一出戏,自然得说几句门面话儿。」
分类:
适宜
家庭
新娘
夫家
《国语辞典》:
喝交杯
拼音:
hē jiāo bēi
婚礼中,新郎、新娘两人交杯共酌。参见「合卺」条。
分类:
婚礼
礼中
新郎
新娘
《國語辭典》:
坐富贵(坐富貴)
拼音:
zuò fù guì
旧时一种婚仪。新人入房,男东女西对坐床头,称为「坐富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新人……或只径入房中坐于床上,亦谓之『坐富贵』。」
分類:
迎新
新娘
新房
新郎
对坐
坐床
床头
《国语辞典》:
宝轿(宝轿)
拼音:
bǎo jiào
旧式婚礼中,供新娘乘坐的轿子。也称为「喜轿」。
分类:
旧式
婚礼
礼中
新娘
乘坐
轿子
《漢語大詞典》:
子孙饽饽(子孫餑餑)
旧时婚礼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饽饽。旧时以为新婚夫妇食后可多子多孙。
《
儿女英雄传
》
第二八回:“进门便放下金盏银臺,行交杯合卺礼。接着扣铜盆,吃了孙餑餑,放捧盒,挑长寿麵;吃完了,便搭衣襟,倒宝瓶,对坐成双,金钱撒帐。但觉洞房中欢声满耳,喜气扬眉。” 爱新觉罗·溥仪
《我的前半生》
第三章六:“行过‘合卺礼’,吃过了‘子孙饽饽’,进入这间一片暗红色的屋子里。”
分類:
婚礼
礼仪
仪式
新娘
新郎
《漢語大詞典》:
子孙饺子(子孫餃子)
旧时结婚仪式中给新娘、新郎做的饺子。民间风俗以为新婚夫妇食后会生儿育女。 周立波
《暴风骤雨》
第二部二七:“男男女女都拥挤出来,瞅着新人分大小,认亲友,吃子孙饺子。”
分類:
结婚
婚仪
仪式
新娘
新郎
饺子
《漢語大詞典》:
走袋
旧俗婚礼时,新郎新娘踏过铺在地上的长串麻袋,以象征传宗接代。袋与代谐音。
《新民晚报》
1988.7.8:“‘揭盖’后喝‘交杯酒’,随后,司仪 陈教授 又喝:‘走袋!’”
分類:
婚礼
新郎
新娘
地上
麻袋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