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祓瑕
除去缺点。瑕,玉上的斑点,比喻人的过失或缺点。新唐书·韦处厚传:“按 绅 先朝旧臣,就令有过,尚当祓瑕洗衅,成无改之美,况被谗乎!”
《漢語大詞典》:黄锈病(黄銹病)
植物的一种病害。症状是叶片上和茎上出现成条的黄色斑点,病株子粒不饱满,小麦易得此病。也叫黄疸。
《國語辭典》:黄癣(黃癬)  拼音:huáng xiǎn
病名。一种由黄癣菌所引起的皮肤病。常见于毛发部位,呈圆形斑点状,会发出恶臭,并引起毛发掉落,久之则成秃头。不易治疗,而且会传染。也称为「秃疮」。
《漢語大詞典》:花花点点
形容杂乱无序的图案、斑点。例如:新衣服刚穿两天就弄得花花点点;海水在月色下闪着花花点点的亮光。
《國語辭典》:鸡血石(雞血石)  拼音:jī xiě shí
含有辰砂、石英、玉髓等矿物,石上带有鲜艳花纹,颜色猩红如新鲜的鸡血称为「鸡血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的著名印石。
《國語辭典》:白圭之玷  拼音:bái guī zhī diàn
白玉上面的瑕疵。语出《诗经。大雅。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后比喻完美的人、事、物上的一点小缺失。唐。刘知几《史通。卷八。书事》:「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至于方术篇……言唯迂诞,事多诡越。可谓美玉之瑕,白圭之玷,惜哉!」
《國語辭典》:白璧微瑕  拼音:bái bì wéi xiá
洁白的璧玉上有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事还有小缺点,带有惋惜的意味。南朝梁。萧统《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者,惟在閒情一赋。」也作「白璧之瑕」、「白玉微瑕」、「白玉微疵」。
《國語辭典》:白璧无瑕(白璧無瑕)  拼音:bái bì wú xiá
洁白玉上毫无瑕疵。比喻人或事的十全十美。如:「对自己品行修养的期许,要求达到如白璧无瑕般的境界。」也作「白玉无瑕」。
《漢語大詞典》:斑瑕
斑点与瑕疵。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附《朱子晚年定论序》:“间尝以语同志,而闻者竞相非议,目以为立异好奇。虽每痛反深抑,务自搜剔斑瑕,而愈益精明,的确洞然,无復可疑。”
分類:斑点瑕疵
《漢語大詞典》:斑污
斑点污渍。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序》:“他们的艺术家们也并不将那此隐藏在神道们的满足与嬉笑,胜利和盛宴的绚丽的外衣里面之斑污剔除了去。”
分類:斑点
《國語辭典》:赤练蛇(赤練蛇)  拼音:chì liàn shé
动物名。爬虫纲蛇亚目。长约八十公分,色淡黄,上有红、黑斑点,无毒而性凶猛。
《漢語大詞典》:赤查
指鼻子尖患有红色斑点,为皮肤病之症状。 元 戴良 《沧洲翁传》:“且其鼻赤查而色泽,即告之曰:‘此得之湎酒,酒毒暴悍,而风暑乘之。’”参见“ 酒渣鼻 ”。
《國語辭典》:酒渣鼻  拼音:jiǔ zhā bí
病名。患者鼻部及其周围出现鲜红色斑点,再逐渐变成暗红色,其上并有无数微血管分布,且形成结节及肿疡,能从结节中挤出皮脂分泌物,可以四环黴素治疗。也称为「酒糟鼻」。
《漢語大詞典》:疵璺
斑点和裂纹。 明 胡广 《游阳山记》:“﹝石﹞长十四丈有奇,阔不及长者三之一,厚丈二尺,色黝泽如漆,无疵璺。”
分類:斑点裂纹
《漢語大詞典》:库蚊
库蚊属的蚊虫,成虫多黄棕色,翅膀上没有斑点,静止时身体和落脚的平面平行。是传播血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媒介。也叫“家蚊”、“常蚊”或“库雷蚊”
《國語辭典》:家蚊  拼音:jiā wén
动物名。昆虫纲双翅目蚊科。雌性具吸血性,且为病原体的媒介昆虫。如传染丝虫症、日本脑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