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齐玄(齊玄)
斋戒时所穿的黑色衣冠。礼记·文王世子:“若内竖言疾,则世子亲齐玄而养。” 孔颖达 疏:“内竖既言有疾,则世子亲自齐戒,衣玄冠玄端而养也。” 晋 潘岳 《闲居赋》:“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
《漢語大詞典》:齐祠(齊祠)
斋戒祭祀。汉书·郊祀志下:“修 武帝 故事,盛车服,警齐祠之礼,颇作诗歌。”
分類:斋戒祭祀
《漢語大詞典》:斋衣(齋衣)
(1).斋戒时所穿的衣服。汉书·丙吉传:“始 显 少为诸曹,尝从祠高庙,至夕牲日,乃使出取斋衣。”
(2).丧服。后汉书·礼仪志下:“丧服大行载饰如金根车。皇帝从送如礼。太常上启奠。夜漏十二刻,太尉冠长冠,衣斋衣,乘高车,诣殿止车门外。”
《漢語大詞典》:洗祓
古代沐浴斋戒以除灾求福的祭祀活动。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初九》:“ 罗马 王 地朶 焚毁 尼罗 所造金殿,用土填塞而建宫於其上,并为国民洗祓之所。”
《国语辞典》:栖梧食竹(栖梧食竹)  拼音:qī wú shí zhú
相传黄帝斋戒、行礼后,凤凰乃栖于帝之梧桐,食帝之竹实。见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八。因以喻明主礼贤,贤者择明君而仕。
《国语辞典》:韩信登坛(韩信登坛)  拼音:hán xìn dēng tán
汉王刘邦择日斋戒,设立坛场,以隆重的礼节拜韩信为大将的故事。典出《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后比喻任用将才。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卫青受诏,韩信登坛。」
《国语辞典》:回教开斋节(回教开斋节)  拼音:huí jiào kāi zhāi jié
依回教教规,成年的回教徒在每年回历的九月须斋戒一个月,斋戒期满称为「开斋节」。开斋节当天早上,教徒必须齐集大殿礼拜、听道及团拜,同时奉献开斋捐,救济穷苦之人。是回教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漢語大詞典》:三长善月(三長善月)
佛教谓农历正月、五月、九月为斋戒之月。于此三月尤须作善以要福。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寅、午、戌月,世人多斋素,谓之‘三长善月’。其事盖出於佛书。云大海之内,凡有四洲,中国与四夷特 南赡部 一洲耳。天帝之宫有一镜,能尽见世间人之所作,随其善恶而祸福之。轮照四洲,每岁正、五、九月,正在南洲,故竞作善以要福。至 唐高祖 武德 二年,遂詔天下,自今正月、五月、九月不行死刑,禁屠杀。”参阅“三长月”。
八分斋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与八支斋戒同。药师经曰:「受持八分斋戒。」
【佛学常见辞汇】
与八支斋同。
八斋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八戒斋之异名。(参见:斋戒)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又作八关斋戒,八支斋法等:一,不杀。二,不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身不涂饰香鬘。七,不自歌舞,又不观听歌舞。八,于高广之床座不眠坐。九,不过中食。此中前八者为戒而非斋,第九者正为斋戒。即合八种之戒与一种之斋戒而名八斋戒,是成实论智度论之意也,若俱舍论之意,合第六涂饰香鬘与第七歌舞观听为一戒。以前七为七戒,第八为斋戒,合为八斋戒。俱舍论十四曰:「何等名为八所应离?一杀生,二不与取,三非梵行,四虚诳语,五饮诸酒,六涂饰香鬘,舞歌观听,七眠坐严丽床座,八食非时食。」又曰:「离非时食是斋亦斋支,所馀七支是斋支非斋。如正见是道亦道支,馀七支是道支非道。」
斋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清心之不净谓之斋。禁身之过非,谓之戒。大乘义章十二曰:「防禁故名为戒,洁清故名为斋。」周易韩康伯注曰:「洗心曰斋,防患曰戒。」
【佛学常见辞汇】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屏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八戒(斋戒)
【佛学次第统编】
八戒者,又名八斋戒、八关斋戒、八支斋,亦单名八戒等。
一、不得杀生       五、不得饮诸酒
二、不得不与取      六、不得涂饰香鬘歌舞观听
三、不得非梵行      七、不得眠坐高广严丽床座
四、不得虚诳语      八、不得食非时食
此八者在所当离,其中第八离非时食,是斋法,因总称之谓八戒斋。此八戒斋,为在家男女一日一夜受持之戒法。称为六斋或十斋日等者,谓受持此八戒斋之日也。
八关斋戒
【三藏法数】
(出毗婆沙论并杂阿含经)
关者,禁也。谓禁闭杀盗淫等八罪,使之不犯故也。论云:夫斋者,过中不食也。以八戒助成斋法,共相支持,故又名八支斋法。每月初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是为六斋日。于此六日,能修行此八斋戒者,诸天相庆,即为注福禄增寿算也。
〔一、不杀生〕,不杀生者,谓不断一切众生之命也。自不杀生,亦不教人杀生。
〔二、不偷盗〕,不偷盗者,谓不窃取他人财物也。自不偷盗,亦不教人偷盗。
〔三、不邪淫〕,不邪淫者,谓于非己妻妾,不行淫欲之事也。
〔四、不妄语〕,不妄语者,谓自不妄言,亦不可以虚妄之言而诳于他也。
〔五、不饮酒〕,不饮酒者,谓酒是乱性之本,起过之门,故不可酣饮也。
〔六、不坐高广大床〕,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高一尺六寸,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不宜坐也。
〔七、不著花鬘璎珞〕,不著花鬘璎珞者,谓不以花为鬘,珠玑为璎珞,而作身首之饰也。
〔八、不习歌舞戏乐〕,不歌舞戏乐者,谓自不习歌舞戏乐,及不得辄往他处观听,亦不教人歌舞戏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