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历录(歷録)
文采貌。《诗·秦风·小戎》“五楘梁輈” 毛 传:“楘,歷録也。” 孔颖达 疏:“‘楘,歷録’者,谓所束之处因以为文章歷録然。歷録,盖文章之貌。”鹖冠子·天则:“歷宠歷録,副所以付授。” 陆佃 解“歷録,文章之貌。言更歷宠荣华焕如此。”
分類:文采
《漢語大詞典》:丹采
(1).见“ 丹彩 ”。
(2).词藻,文采。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总论》:“故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采,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陈延杰 注:“风力,即气也;丹采,即词也。诗人有尚气者,有尚词者。”
分類:词藻文采
《漢語大詞典》:丹彩(丹綵)
亦作“ 丹采 ”。亦作“ 丹綵 ”。
(1).朱红的色彩。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皓皓旰旰,丹彩煌煌。” 南朝 宋 鲍照 《拟行路难》诗之二:“外发龙鳞之丹綵,内含麝芬之紫烟。” 唐 温庭筠 《开成五年秋书怀一百韵》:“粉垛收丹采,金髇隐僕姑。”
(2).喻词藻。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序》:“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漢語大詞典》:饰羽(飾羽)
亦作“餙羽”。 修饰羽毛。比喻刻意追求文采。庄子·列御寇:“ 仲尼 方且饰羽而画,从事华辞。” 王先谦 集解引 宣颖 曰:“羽有自然之文采,饰而画之,则务人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明 杨慎 《雁来红赋》:“採佳名於饰羽,聊以貽夫雕虫。”
《漢語大詞典》:霞章
文采斐然貌。 南朝 梁简文帝 《〈昭明太子集〉序》:“金铣玉徽,霞章雾密。”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艮岳赋》:“备上臺之珍文,若星灿而霞章。”
分類:文采斐然
《國語辭典》:驳荦(駁犖)  拼音:bó luò
1.杂色的牛。《广韵。入声。觉韵》:「荦:驳荦,牛杂色。」
2.色彩混杂斑驳。《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赤瑕驳荦,杂锸其閒。」
《漢語大詞典》:绚素(絢素)
白绢绘以文采。一说在绘画上加施白采。论语·八佾:“ 子夏 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 商 也!始可与言已矣。’”后因以“绚素”为透彻理解义的典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子夏 监绚素之章, 子贡 悟琢磨之句,故 商 赐 二子,可与言。”
《漢語大詞典》:霞焕
指文采斐然。晋书·文苑传赞:“ 袁 、 庾 、 充 、 愷 ,縟藻霞焕。” 唐 骆宾王 《上兖州刺史启》:“霞焕霜霏,澄虚鉴物。”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英雄举动:“先生文章霞焕,才辩珠流。”
分類:文采斐然
《國語辭典》:缛绣(縟繡)  拼音:rù xiù
如锦绣般繁丽灿烂。《文选。左思。吴都赋》:「荣色杂糅,绸缪缛绣。」
《漢語大詞典》:艳采(豔采)
(1).绮丽的文采。 晋 蔡洪 《斗凫赋》:“服文藻之华羽,备艳采之翠英。”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才罄艳采,笔尽丽辞。”
(2).美好的神采。 汉 陈琳《神女赋》:“既叹尔以艳采,又悦我之长期。”
《漢語大詞典》:隽发(雋發)
(1).英俊豪迈。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沙门 支遁 ,字 道林 , 陈留 人也。神宇隽发,为老释风流之宗。” 王闿运 《李仁元传》:“然其与人语,眉顙雋发,气逼人。”
(2).谓才华、情性、文采等充分表露。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五·释道盛:“ 盛 既理有所长,又辞气雋发,嘲謔往还,言无蹔屈。” 沈昌直 《〈柳溪竹枝词〉序》:“同社 周子 芷畦 ,天才雋发,工于诗,与社中诸子相酬唱。”
《國語辭典》:玢璘  拼音:bīn lín
光彩缤纷的样子。唐。徐商 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诗:「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分類:文采
《漢語大詞典》:绛采(絳采)
红色文采。 南朝 梁 江淹 《闽中草木颂·石榴》:“縹叶翠蕚,红华絳采。” 明 唐顺之 《和咏雾中榴花》:“为问江头歌絳采,何如玄女裛清芬。”
分類:红色文采
《漢語大詞典》:绚焕(絢焕)
文采辉煌。 唐 王起 《朝呼韩邪赋》:“至德鸿融,玄功绚焕。”
分類:文采辉煌
《漢語大詞典》:昈昈
文采斑斓貌。文选·张衡〈西京赋〉:“ 渐臺 立於中央,赫昈昈以弘敞。” 李善 注引《埤苍》:“昈,赤文也。”
分類:文采斑斓
《漢語大詞典》:才丽(才麗)
谓有才情文采。 唐 康骈 剧谈录·广谪仙怨词:“余在童幼亦闻长老话謫仙之事颇熟,而 长卿 之词甚是才丽,与本事意兴不同。” 唐 白居易 《与元九书》:“如近岁 韦苏州 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澹,自成一家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