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文致  拼音:wén zhì
1.舞文弄法,陷人入罪。《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解妖恶之禁,除文致之请谳五十馀事。」
2.文采。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辨骚》:「则顾盼可以驱辞力,咳唾可以穷文致。」
《國語辭典》:文致  拼音:wèn zhì
润色、粉饰。《汉书。卷一○○。叙传上》:「莽秉政,方欲文致太平,使使者分行风俗,采颂声。」《后汉书。卷三六。贾逵传》论曰:「贾逵能附会文致,最差贵显。」
《漢語大詞典》:风彩(風彩)
(1).风度神采。晋书·景帝纪:“﹝ 景皇帝 ﹞雅有风彩;沉毅多大略。”旧唐书·裴度传:“ 度 状貌不踰中人,而风彩俊爽,占对雄辩,观听者为之耸然。”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感谢得 金 母提携,识认了羣真风彩。”
(2).文采。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公年十七八,始执笔为四六文字,甚有风彩。”
(3).犹言声威名望。 清 钱谦益 《南京江西道监察御史陈必谦授文林郎母张氏仍前封制》:“朕之諫臣,有居正秉义、风彩著闻者,所谓非积习名教不至此者也。”
《漢語大詞典》:华采(華采)
(1).华丽的色彩。《楚辞·九歌·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王逸 注:“华采,五色采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且美貌者不待华采以崇好,艳姿者不待文綺以致爱。”
(2).文采;才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斯则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文之大略也。” 叶圣陶 《城中·微波》:“青年的华采,当时多么明耀,但是一转眼就暗淡了!”
《漢語大詞典》:华彩(華彩)
(1).文采。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毛诗者,华彩之辞也,然不及《上林》《羽猎》《二京》《三都》之汪濊博富也。” 唐 白居易 《文柏床》诗:“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旧唐书·文苑传序:“若 隋 珠色泽,无假淬磨,孔璣翠羽,自成华彩,置之文苑,实焕緗图。”
(2).美观,漂亮。《西游记》第三回:“忽然见 悟空 跳出波外……諕得众猴一齐跪下道:‘大王,好华彩耶!好华彩耶!’”
《漢語大詞典》:孚尹
(1).玉的色彩。礼记·聘义:“夫昔者,君子比德於玉焉……孚尹旁达,信也。” 郑玄 注:“孚,读为浮。尹,读如竹箭之筠。浮筠,谓玉采色也。”
(2).比喻诗文的文采。 清 钱谦益 《陆敕先诗稿序》:“以性情为精神,以学问为孚尹。有志于缘情綺丽之诗,而非以儷花鬭叶颠倒相上者也。”
《漢語大詞典》:绚采(絢采)
文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王逸 博识有功,而绚采无力。”
分類:文采
《國語辭典》:辞采(辭采)  拼音:cí cǎi
辞章文采。《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宋书。卷五六。谢瞻传》:「瞻善于文章,辞采之美与族叔混、族弟灵运相抗。」
《漢語大詞典》:风容(風容)
(1).人的风采,仪容。后汉书·皇后纪上·章德窦皇后:“后与女弟俱以选例入见 长乐宫 ,进止有序,风容甚盛。”魏书·李孝伯传:“ 孝伯 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畅 及左右甚相嗟叹。”
(2).指文采。 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士以简慢、歙习、舒徐相尚,文章以风容、色泽、放旷、精清为高。”
《漢語大詞典》:凤采(鳳采)
亦作“ 凤綵 ”。亦作“ 凤彩 ”。
(1).指凤凰形的文采。 南朝 梁 沈约 《谢齐竟陵王永明乐歌启》:“凤綵鸞章,霞鲜锦縟。” 唐 王勃 《九成宫颂》:“龙章凤彩,舄奕於郊墟;黄鉉紫玉,磊珂於坰囿。”
(2).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 王 袁 联宗以龙章, 颜 谢 重叶以凤采。”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鷺涛开碧海,凤彩缀词林。”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赠处》:“马媿龙媒,诗称凤采。就捐匹练,代报双珠。”
(3).比喻才华和风采。水经注·庐江水引 晋 张僧鉴 《寻阳记》:“其山川明浄,风泽清旷,气爽节和,土沃民逸,嘉遯之士,继响窟巖,龙潜凤采之贤,往者忘归焉。”艺文类聚卷十四引 南朝 梁 沈约 《齐武帝谥议》:“龙姿凤采,焕若丽天。”
《漢語大詞典》:彩艳(彩豔)
(1).绚丽。 唐 韩愈 《春雪间早梅》诗:“梅将雪共春,彩艳不相因。”
(2).指文采。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下:“小説, 唐 人以前,纪述多虚,而藻绘可观; 宋 人以后,论次多实,而彩艳殊乏。”
《漢語大詞典》:采饰(采飾)
(1).用彩色作装饰。国语·周语中:“服物昭庸,采饰显明。” 汉 张衡 《西京赋》:“故其馆室次舍,采饰纤縟。” 晋 葛洪 抱朴子·应嘲:“夫制器者,珍於周急,而不以采饰外形为善。”
(2).犹文饰。 宋 费衮 梁谿漫志·温公论碑志:“若其不贤也,虽以巧言丽辞强加采饰,徒取讥笑,其谁肯信?”
(3).指文采。 章炳麟 《国故论衡·文学总略》:“所以有《文言》者, 梁武帝 以为‘ 文王 作, 孔子 遵而修之,故曰《文言》’,非矜其采饰也。”
《國語辭典》:悦泽(悅澤)  拼音:yuè zé
美好润泽的样子。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
《漢語大詞典》:锦组(錦組)
(1).织花的丝带。穆天子传卷三:“乃执白圭玄璧以见 西王母 ,好献锦组百纯,□组三百纯。”
(2).比喻华美的文采。梁书·朱异传:“五经博士 明山宾 表荐 异 曰:‘窃见 钱唐 朱异 ,年时尚少,德备老成……加以珪璋新琢,锦组初构,触响鏗鏘,值采便发。’”
《漢語大詞典》:琼彩(瓊彩)
(1).美玉的光采。 唐 皎然 《送穆寂赴举》诗:“剑光既陆离,琼彩何璘玢。”
(2).比喻雪光。 唐 裴虔余 《早春残雪》诗:“霽日彫琼彩,幽庭减夜寒。”
(3).比喻文采。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词贞思且逸,琼彩何暉映。”
《漢語大詞典》:翰采
犹文采。三国志·吴志·孙登传:“ 裴钦 博记,翰采足用。”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 陶隐居 仙才翰采,拔于山谷。”
分類: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