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敧 → 欹敧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韵府拾遗 支韵》:不攲
镏崧诗两儿共载兀不攲
《漢語大詞典》:偏欹
偏斜;倾斜。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石淡黄色,而笋洁白如玉,若横截之,纹极圆,无少偏欹,儼如世之图太极者。”
分類:偏斜倾斜
《分类字锦》:欹盖(欹盖)
天文录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分类:
《骈字类编》:城欹
唐 杜甫 峡口二首 其一 城欹连粉堞,岸断更青山。
《骈字类编》:桥攲(桥攲)
杜审言 度石门山诗 道束悬崖半,桥攲绝涧中。
《漢語大詞典》:欹曲
1.弯曲;歪斜。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二:“坐桥上仰观之,崖隙欹曲,泉如从云叶间堕出。”
2.犹曲折。 唐 元稹 《翰林承旨学士记》:“每自诲其心曰:以若之不俊不明,而又使欲恶欹曲攻於内,且决事于冥冥之中,无暴扬报效之言,不忿行私,易也。”
《漢語大詞典》:欹偏
偏向一边;偏袒。 清 徐大椿 《洄溪道情·劝孝歌》:“你道他作事糊涂,説话欹偏。要晓得老年人的性情,倒像了个婴年。”
分類:偏向偏袒
《漢語大詞典》:欹架
即欹案。 明 王三聘 《古今事物考·器用》:“ 陆法言 《切韵》曰:‘ 曹公 作欹架,卧视书。今嬾架即其制也。’则此器起自 魏武帝 。”参见“ 欹案 ”。
《漢語大詞典》:欹案
1.即懒架。读书时用来托书的架。 南朝 梁 刘孝绰 《〈昭明太子集〉》:“临书幌而不休,对欹案而忘怠。”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曹公 作欹案,卧视书, 周美成 又谓之倚书床。”一说为卧具的一种,如今之躺椅。参见“ 欹牀 ”。
2.斜靠床椅。 唐太宗 《帝京篇》:“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3.谓披览。 清 黄宗羲 《余恭人传》:“使 宣子 欹案之功,不牵於闺闥。”
分類:读书书时
《骈字类编》:竹欹
唐 皮日休 屣步访鲁望不遇 雪晴墟里竹欹斜,蜡屐徐吟到陆家。
《骈字类编》:荷欹
谢宗可莲叶舟诗见藕放下
《韵府拾遗 麌韵》:攲午
司空图诗殷勤元日日攲午又明年
《骈字类编》:松攲
温庭筠 雪诗 草尽封还折,松攲堕复摇。
《骈字类编》:轮欹(轮欹)
唐 刘禹锡 八月十五日夜桃源玩月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韵府拾遗 祃韵》:欹榭
张半湖词石榴绽也看猩红万点倚亭欹榭
《漢語大詞典》:欹仆
倾倒;跌倒。 明 李东阳 《求退录序》:“表里俱虚,标本皆病,故用药愈难而取效亦不易。若復彊勉匍匐,进而不止,欹仆颠踣之患难保必无。”
分類:倾倒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