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吐晕(吐暈)
散发光彩。 清 查慎行 《谢赐玻璃眼镜》诗之一:“明珠吐晕泥沙外,爝火分光日月边。”
《漢語大詞典》:肆芳
谓散发芳香。 南朝 宋 傅亮 《芙蓉赋》:“徼旭露以滋采,靡朝风而肆芳。”
分類:散发芳香
《漢語大詞典》:逸散
(1).犹散失。《新华文摘》1985年第2期:“中间虽然几经战火变迁,时有逸散,然其珍典祕籍的数量,仍然可观。”
(2).释放,散发。《新闻出版报》1989.3.29:“二氧化碳大量增加,地球热量不能向外逸散。”
《漢語大詞典》:施散
布施散发。《孔子家语·曲礼子贡问》:“ 孔子 曰:‘富而不好礼,殃也。 敬叔 以富丧矣而又弗改,吾惧其将有后患也。’ 敬叔 闻之,骤如 孔氏 ,而后循礼施散焉。” 郁达夫 《出奔》:“这些富绅地主,到了每年的冬天,拿出钱来施米施衣,米票钱票总要交一大把给 董大善士 ,托他们夫妇在就近的乡间去酌量施散。”
分類:布施散发
《漢語大詞典》:摅光(攄光)
散发光辉,闪光。 明 刘若愚 酌中志·见闻琐事杂记:“以至懿行隐逸之伦,诗酒旷达之士,咸得攄光传记,照映后先。”
《國語辭典》:发烧(發燒)  拼音:fā shāo
1.一种生理病理反应,也称为「发热」、「发热反应」。是指身体控制体温的神经中枢为因应身体所需将体温设定至高于正常范围。最常引起发烧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和黴菌等。癌症、自体免疫疾病和药物等也是可能的原因。
2.比喻非常兴盛或狂热。如:「最近股市又发烧了。」
《漢語大詞典》:呈味
谓散发甘美的气味。宋书·礼志三:“雕气降雰於宫榭,珍露呈味於禁林。”
《漢語大詞典》:呹肸
亦作“ 呹肸 ”。 迅疾散发貌。文选·扬雄〈甘泉赋〉:“薌呹肹以棍批兮,声駍隐而歷鐘。” 张铣 注:“呹肹,疾散皃。言香气与风同歷於鐘,乃駍隐而发声。”肹,汉书·扬雄传上作“肸”。
分類:迅疾散发
《漢語大詞典》:喷散
喷涌四散;散发开来。例如:一种怪味,从那个小玻璃瓶中喷散出来,让人难以忍受。
《漢語大詞典》:铺撒(鋪撒)
犹散发,施舍。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三折:“我便收撮了火性,铺撒了人情。饶过你那亏人不志诚。”
分類:散发施舍
《漢語大詞典》:街头诗(街頭詩)
印成传单在街头散发或发表在街头墙上的诗,内容多半反映当前的现实问题。 管桦 《井台上》:“你没看见?街头诗都写到墙上啦--别看 德全 老婆五十三,她是咱村的女模范!”
《漢語大詞典》:嶂气(嶂氣)
即瘴气,南方山林间散发的湿热空气。从前认为是导致瘴疠的原因。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摩缕波国:“详问土俗,可两月行,入 蜀 西南之境,然山川险阻,嶂气氛沴,毒蛇毒草,为害滋甚。”
《國語辭典》:洋炉(洋爐)  拼音:yáng lú
西式煤油火炉。置有烟筒,以便将烟排到室外。也称为「洋火」。
《國語辭典》:宣传弹(宣傳彈)  拼音:xuān chuán dàn
用来散发宣传品的炸弹、炮弹。通常用飞机投掷,或由发射火炮方式送到目标处。
《漢語大詞典》:吁荼
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尚书大传卷一下:“夏者假也,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 郑玄 注:“读曰嘘舒。”尚书大传卷一下:“阳盛则吁荼万物而养之外也,阴盛则呼吸万物而藏之内也。” 郑玄 注:“吁荼,气出而温;呼吸,气入而寒。温则生,寒则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