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敝力
尽力。 明 李东阳 《进〈历代通鉴纂要〉表》:“不求敝力於难知,务期开卷而有益。”
分類:尽力
《漢語大詞典》:敝苴
破鞋垫。 清 方文 《久不得子留消息》诗:“千秋万岁名,弃之如敝苴。”
分類:破鞋
《国语辞典》:敝处(敝处)  拼音:bì chù
谦称自己居住的处所或乡里。《西游记》第二一回:「我这敝处,却无卖眼药的。」《儒林外史》第四回:「汤父母到任的那日,敝处阖县绅衿,公搭了一个䌽棚,在十里牌迎接。」
《漢語大詞典》:黯敝
破旧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 泰兴 吴和甫 少宰 存义 直南书房时, 文宗 偶临幸,见其貂褂黯敝,笑询之。”
分類:破旧
《漢語大詞典》:闇敝
灰暗破旧。 张篁溪 《辛亥革命徵信录》:“大都官员於逃难时,恒不敢自承为官。其衣服必故为闇敝之状,杂入民众,冀人不能辨识。”
分類:灰暗破旧
《韵府拾遗 霁韵》:待敝
苏轼留侯论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敝此子房教之也
《漢語大詞典》:陵敝
衰败凋敝。后汉书·安帝纪论:“然令自房帷,威不逮远。始失根统,归成陵敝。”
分類:衰败凋敝
《漢語大詞典》:沦敝(淪敝)
没落衰败。后汉书·方术传上论:“而或者忽不践之地,赊无用之功,至乃誚譟远术,贱斥国华,以为力诈可以救沦敝,文律足以致寧平。”
分類:没落衰败
《漢語大詞典》:饥敝(飢敝)
飢饿疲敝。后汉书·庞参传:“夫拓境不寧,无益於彊;多田不耕,何救飢敝!”
分類:饥饿疲敝
《漢語大詞典》:阴敝(陰敝)
谓不受阳光照射。敝,通“ 蔽 ”。 马王堆 汉 墓帛书《十六经·观》:“夫是故使民毋人埶,举事毋阳察,力地毋阴敝。阴敝者土芒(荒),阳察者夺光,人埶者摐兵。”
《漢語大詞典》:幽敝
见“ 幽蔽 ”。
《國語辭典》:幽蔽  拼音:yōu bì
幽暗阻绝。《楚辞。屈原。九章。怀沙》:「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高级汉语词典》:素衣将敝
比喻人处境艰难,生活困苦
《漢語大詞典》:同敝相济(同敝相濟)
犹同恶相济。后汉书·宦者传序:“同敝相济,故其徒有繁,败国蠹政之事,不可单书。”
《漢語大詞典》:衣敝履空
见“ 衣弊履穿 ”。
《漢語大詞典》:衣弊履穿
衣服破败,鞋子穿孔。形容贫穷。 汉 刘向 说苑·善说:“君将掘君之偶钱,发君之庾粟以补士,则衣弊履穿而不赡耳。”亦作“ 衣敝履空 ”。汉书·鲍宣传:“ 唐尊 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歷遗公卿,被虚伪名。” 颜师古 注:“著敝衣躡空履也。空,穿也。”
《漢語大詞典》:悉帅敝赋(悉帥敝賦)
见“ 悉索敝赋 ”。
《國語辭典》:悉索敝赋(悉索敝賦)  拼音:xī suǒ bì fù
悉索,尽收。敝,谦称不精良。赋,古代依田赋多寡出兵车、甲士。悉索敝赋指尽出全国的兵力。《左传。襄公八年》:「蔡人不从,敝邑之人,不敢宁处,悉索敝赋,以讨于蔡。」《东周列国志》第一四回:「今幸少閒,悉索敝赋,愿从诸君之后,左右卫君,以诛之不当立者。」也作「悉索薄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