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笃敏(篤敏)
诚笃而敏锐。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质顓醇篤敏兮,父师申之以告詔。”
分類:诚笃敏锐
《國語辭典》:鹰觑鹘望(鷹覷鶻望)  拼音:yīng qù hú wàng
形容眼光如鹰鹘般的敏锐。《警世通言。卷三○。金明池吴清逢爱爱》:「忽听得门内笑声,崔生鹰觑鹘望,去门缝里一瞧。」
《国语辞典》:翼手类(翼手类)  拼音:yì shǒu lèi
一种哺乳纲中的哺乳类。视力差,然听觉敏锐。前肢变为飞翔之具,与鸟类相近。
《国语辞典》:有头脑(有头脑)  拼音:yǒu tóu nǎo
思考敏锐,清楚事理。如:「他有头脑,反应快,办事能力很强。」「在商场上,他很有头脑,总是能引领出一股风潮。」
《国语辞典》:新闻鼻(新闻鼻)  拼音:xīn wén bí
指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足以分辨社会上所发生的事件是否有新闻价值。
《國語辭典》:耳聪目明(耳聰目明)  拼音:ěr cōng mù míng
形容脑筋灵敏,听觉既好,视力也强。《镜花缘》第九回:「此时服了朱草,只觉耳聪目明。」也作「耳目聪明」。
《國語辭典》:独具慧眼(獨具慧眼)  拼音:dú jù huì yǎn
具有特殊的眼光或见解。如:「他提出的观点,独具慧眼,极有参考价值。」也作「别具慧眼」、「慧眼独具」。
《国语辞典》:洞中肯綮  拼音:dòng zhòng kěn qìng
观察敏锐,言论能掌握问题的关键处。《元史。卷一九○。儒学传二。韩性传》:「郡之良二千石,政事有所未达,辄往咨访,性从容开导,洞中肯綮,裨益者多。」
《漢語大詞典》:第六感觉(第六感覺)
指眼、耳、鼻、舌、身五官所属的视、听、嗅、味、触觉五种感觉以外的敏锐感觉。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三章:“ 郭世富 既不是看见,也不是听见,大约是靠第六感觉,知道有人指点他。”亦省称“ 第六感 ”。 郭沫若 《其他·鸡之归去来》:“ 安娜 以她那女性特别锐敏的第六感断定﹝鸡﹞是被人偷了。”
《國語辭典》:触觉(觸覺)  拼音:chù jué
皮肤轻触外物所产生的感觉。
《漢語大詞典》:锐密
敏锐而周密。 茅盾 《追求》一:“要做一个健全的人,至少须要高等的常识,冷静的头脑,锐密的观察,忍耐的精神。”
分類:敏锐
《漢語大詞典》:锐达(鋭達)
敏锐而通达。 梁启超 《〈沈氏音书〉序》:“至其言论,多有透闢鋭达,为前人所未言者。”
分類:敏锐通达
《國語辭典》:明察秋毫  拼音:míng chá qiū háo
目光敏锐,观察入微,可看见秋天鸟兽新长的毫毛。《孟子。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极细微的地方。《三侠五义》第四二回:「不想相爷神目如电,早已明察秋毫,小人再也不敢隐瞒。」
《國語辭典》:敏感  拼音:mǐn gǎn
1.一种神经上的病态,对外界情况容易引起迅速而强烈的反应。
2.泛指心理、生理上超乎寻常程度的感受与反应。如:「你别太敏感,我不是在说你。」
3.尖锐的、容易引起是非的。如:「这话题太敏感,咱们暂时不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