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77,分26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勍敌
却敌
敌情
敌忾
临敌
万人敌
应敌
受敌
遇敌
仇敌
赴敌
轻敌
相敌
相敌
克敌
《國語辭典》:勍敌(勍敵)  拼音:qíng dí
1.实力强大的敌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勍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文选。左思。魏都赋》:「至乎勍敌纠纷,庶土罔宁。」
2.旗鼓相当的有力对手。唐。司空图 戊午三月晦诗二首之二:「牛誇棋品无勍敌,谢占诗家作上流。」宋。司马光〈续诗话〉:「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人以为奇绝无对。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勍敌。」
《漢語大詞典》:却敌(卻敵)
亦作“却敌”。 击退敌人。尸子·劝学:“今非比志意也,比容貌;非比德行也,而论爵列,亦可以却敌服远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樊噲 ﹞西至 酈 ,以却敌,斩首二十四级,捕虏四十人,赐重封。” 宋 陆游 《上殿札子》二:“ 寇準 气吞丑虏,故能成却敌之功。”《前汉书平话》卷下:“ 细柳将军 北戍雄,阵前却敌谈笑中。”
《國語辭典》:敌情(敵情)  拼音:dí qíng
有关敌方的种种情况。如:「作战的先决条件在于了解敌情。」
《國語辭典》:敌忾(敵愾)  拼音:dí kài
语本《左传。文公四年》:「诸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指共同抵禦大家所愤恨的人。《东周列国志》第七一回:「安得穰苴今日起,大张敌忾慰苍生。」
《漢語大詞典》:临敌(臨敵)
面对敌人。吴子·论将:“果者,临敌不怀生。” 汉 孔融 《荐祢衡表》:“解疑释结,临敌有餘。” 唐 皮日休 《汉斩丁公论》:“ 丁公 临敌,捨敌无杀,诚惻隐之仁者。”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三:“众至边上,常存戒心,虽不见敌,常若临敌,则不至有失矣。”
《國語辭典》:万人敌(萬人敵)  拼音:wàn rén dí
骁勇善战的将才。《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三国志。卷一四。魏书。程昱传》:「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
《國語辭典》:应敌(應敵)  拼音:yìng dí
抵抗敌人。《三国演义》第一回:「贼兵众,我兵寡,明公宜作速招军应敌。」
《漢語大詞典》:受敌(受敵)
受攻击。 银雀山 汉 墓竹简《孙膑兵法·善者》:“善者,敌人军□人众,能使分离而不相救也,受敌而不相知也。”周书·李迁哲传:“ 迁哲 谓其众曰:‘纳降如受敌,吾观其使视瞻犹高,得无诈也。’”如:腹背受敌。
分類:受敌攻击
《漢語大詞典》:遇敌(遇敵)
抵当敌军;对付敌方。《商君书·外内》:“以此遇敌,是以百石之弩射飘叶也,何不陷之有哉!”
《國語辭典》:仇敌(仇敵)  拼音:chóu dí
仇人、敌人。如:「常言道:『仇敌相见,分外眼红。』这下子,他们两个人可真要大打出手了!」《周书。卷三九。列传。杜杲》:「比为疆埸之事,遂为仇敌,构怨连兵,略无宁岁。」
《國語辭典》:赴敌(赴敵)  拼音:fù dí
从事战役抗敌。《隋书。卷六○。段文振传》:「今者人各其心,何以赴敌?」
《國語辭典》:轻敌(輕敵)  拼音:qīng dí
藐视敌人,而不加意对付。《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三国演义》第十二回:「操多诡计,不可轻敌。」
《漢語大詞典》:相敌(相敵)
(1).相当;相匹。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文体相似:“盖惟才力足以相敌,故即能用其体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原来诸道节度使、观察使,多托名军用,派人到 扬州 开设店铺,经营商业,官势再加军势,不仅普通商人受损,就是王公、朝官也不能相敌。”
(2).互相敌对。 梁启超 《新民说》十三:“苟其内相敌焉,则其羣未有不为外敌所摧陷而夷灭者也。”
《漢語大詞典》:相敌(相敵)
观察敌情。孙子·行军:“凡处军相敌:絶山依谷,视生处高,战隆无登,此处山之军也。”
分類:观察敌情
《國語辭典》:克敌(克敵)  拼音:kè dí
战胜敌人。如:「作战之前需要万全的计画及准备,方能克敌制胜。」《三国志。卷四。魏书。三少帝纪。高贵乡公髦》:「古者克敌,收其尸以为京观,所以惩昏逆而章武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