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候遮
(1).候和遮。古代两种侦察敌情的兵卒。墨子·号令“候出越陈表,庶坐郭门之外内” 清 孙诒让 间诂:“遮,《杂守》篇谓之‘斥’,此‘候’与‘遮’二者不同。候出郭十里迹知敌往来多少,遮则守郭门不远出。候遮各有表,与城上相应。”
(2).泛指侦察吏卒。国语·晋语八:“攀輦即利而舍,候遮扞卫不行。”
《漢語大詞典》:蔽橹(蔽櫓)
(1).瞭望观察敌情的望楼。六韬·农器:“ 太公 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於人事,耒耜者,其行马蒺藜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櫓也。’”
(2).大盾。古代防御性的兵器。孙子·作战:“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櫓,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王晳 注:“蔽櫓,大楯也。”
《漢語大詞典》:墩堠
了望敌情的堡垒,烽堠。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古长城:“蜿蜒数千里,屯戍墩堠,犹有存者。”
《漢語大詞典》:逻候(邏候)
(1).巡逻侦察;巡察稽查。 三国 蜀 诸葛亮 《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有 绥阳 小谷,虽山崖絶险,谿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 章炳麟 《五无论》:“今法令滋章,其所庇仍在强者,贫民以为盗受诛,寧止亿兆,其或逻候森严,不得恣意,则转死於煤坑中耳。”
(2).指边境侦察敌情的哨所、土堡。候,“ 堠 ”的古字。北史·獠传:“ 始欣 谋将南叛。 始欣 族子 愷 时为 隆城 镇将,密知之,严设逻候,遂禽 梁 使人,并封 始欣 詔书、铁券、刀剑、衣冠之属,表送行臺。” 宋 文同 《豳州》诗:“逻候不惊烽燧息,高原闲猎旧将军。”
《漢語大詞典》:楼敌(樓敵)
城上瞭望敌情的高楼。隋书·礼仪志七:“又於城四角起楼敌二,门观、门楼槛皆丹青綺画。”
《漢語大詞典》:侦察员(偵察員)
侦察敌情的人员。
《國語辭典》:侦察兵(偵察兵)  拼音:zhēn chá bīng
军队中担任侦察敌情的士兵。
《漢語大詞典》:竹竿哨
用竹竿报信警戒敌情的岗哨。 陈大新 《南岛兵工厂》:“只要敌人从据点里一出动,设在据点附近的竹竿哨,把竹竿慢慢放倒,村里的情报员马上就跑来通知我们转移。”
《漢語大詞典》:鄣候
用以观察、警戒敌情的城堡。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四年:“士马精强,鄣候严整。”
《漢語大詞典》:鄣隧
用以观察和警戒敌情的城堡。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鄣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苍頡篇》曰:‘障,小城也。’汉书:‘ 武帝 谓 狄山 曰:使居一障閒。’説文曰:‘隧,塞上亭,守烽火者也。’”一本作“ 障隧 ”, 刘良 注:“障隧,城墻也。”
《漢語大詞典》:巡绰马(巡綽馬)
巡侦敌情的骑兵。 宋 岳飞 《奏郾城县并绛州垣曲县捷状》:“今月初十日申时,据巡绰马报覆,有番贼马军一千餘骑,径来侵犯 郾城县 北 五里店 ,在后尘头不絶,不知数目。”
分類:敌情骑兵
《漢語大詞典》:延鹭堠(延鷺堠)
指亭堠。古代边境上专用以候望敌情者。 明 杨慎 丹铅总录·宫室·延鹭堠画乌亭:“余旧有《纪行》诗:‘山遮延鷺堠,江绕画乌亭。’上句用 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为白鷺,取其延望之意,其时亭堠多刻鷺像也。”
《国语辞典》:料敌若神(料敌若神)  拼音:liào dí ruò shén
估量敌情非常精准。《旧唐书。卷一二○。列传。郭子仪》:「天降人杰,生知王佐,训师如子,料敌若神。」《东周列国志》第七七回:「御众如一,料敌若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
分类:估量敌情
《国语辞典》:照明射击(照明射击)  拼音:zhào míng shè jí
利用照明弹的发射来映照敌军,以便我方观测敌情,修正射击,并支援友军部队的行动。
《国语辞典》:间谍战(间谍战)  拼音:jiàn dié zhàn
对立双方互派间谍刺探敌情以从事争战。如:「表面上战争是结束了,但是双方的间谍战还没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