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转进作战(转进作战)  拼音:zhuǎn jìn zuò zhàn
部队为迟滞及脱离敌军所运用的作战行动。可区分为脱离战斗、迟滞作战及退却等三种方式。
《国语辞典》:正面攻击(正面攻击)  拼音:zhèng miàn gōng jí
军事上指敌军正面进攻的作战方式。
《国语辞典》:政治号召(政治号召)  拼音:zhèng zhì hào zhào
用以收揽民心及瓦解敌军斗志的政治攻势。如汉代刘邦的约法三章,使秦民大悦,三章之法即是一种政治号召。
《国语辞典》:弹痕分析(弹痕分析)  拼音:dàn hén fēn xī
依据敌军炮击的弹痕,测定其射向方位角,藉以判断敌炮兵阵地位置的方法。
《国语辞典》:乘胜逐北(乘胜逐北)  拼音:chéng shèng zhú bò
趁著胜利时攻击溃散败逃的敌军。《战国策。中山策》:「魏军既败,韩军自溃,乘胜逐北,以是之故能立功。」《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贼不虞信兵之至,望风奔溃,乘胜逐北,径至城下,贼并出降。」
《国语辞典》:大军压境(大军压境)  拼音:dà jūn yā jìng
庞大的敌军紧逼国境。如:「秦国大军压境,逼得魏国不得不屈膝求和。」
《漢語大詞典》:分歼战(分殲戰)
把敌军分割成零散的小股部队,分别歼灭之,叫分歼战。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三章:“ 沈万泉 这里说的,是那一次主力部队的围歼战和地方部队、游击队对敌人的分歼战。”
《国语辞典》:挡头阵(挡头阵)  拼音:dǎng tóu zhèn
军事上指首先出面抵挡敌军入侵。后用于比喻首先出面应付。如:「眼见纷沓而至的债权人,董事长无法可施,只得派财务经理出去挡头阵,以平息众怒。」
《漢語大詞典》:乘乖
谓利用敌军散离的机会。吴子·料敌:“士贪於得而离其将,乘乖猎散,设伏投机,其将可取。”
分類:敌军机会
《國語辭典》:窜犯(竄犯)  拼音:cuàn fàn
侵扰、进犯。如:「加强岗哨,小心敌军窜犯!」
分類:敌军进犯
《漢語大詞典》:齐垒啼乌(齊壘啼烏)
左传·襄公十八年:“丙寅晦, 齐 师夜遁。 师旷 告 晋侯 曰:‘鸟乌之声乐, 齐 师其遁。’”后因以“齐垒啼乌”为敌军败逃的典实。 唐 贺朝 《从军行》:“始看 晋 幕飞鹅入,旋闻 齐 垒啼乌声。”
分類:敌军典实
《漢語大詞典》:破军杀将(破軍殺將)
(1).军被破,将被杀。谓全军覆没。六韬·论将:“故曰:兵不两胜,亦不两败。兵出踰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攻破敌军,杀死敌将。战国策·秦策三:“昔者, 齐 人伐 楚 ,战胜,破军杀将,再辟千里,肤寸之地无得者,岂 齐 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國語辭典》:十面埋伏  拼音:shí miàn mái fú
1.形容被敌军层层包围。《三国演义》第三九回:「敌军如此,虽十面埋伏,吾可惧哉!」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重瞳有千般英勇,怎出的这十面埋伏?」
2.乐曲名。琵琶古曲,为独奏名曲之一。乐谱最早见于华秋蘋编的琵琶谱上。全曲属多段体结构,描写楚汉垓下决战,韩信在九里山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楚军,项羽于乌江自刎的情景。又名〈淮阴平楚〉。
《漢語大詞典》:口袋战术(口袋戰術)
用形似口袋的包围圈聚歼敌军的战术。 于连水 《杨靖宇将军转战在白山黑水间》:“我们又这样展开了著名的口袋战术。”
《漢語大詞典》:进侵(進侵)
谓敌军侵入境内。《英烈传》第七一回:“ 孔兴 与 脱列伯 二人进侵 山西 ,有 徐元帅 沿边镇御,必无他患。” 清 薛福成 《致王制军再启》:“所以必索彼三端者,为免彼进侵 滇 界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