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无洞掘蟹(無洞掘蟹)
比喻无事生非,故意找岔子。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在城棍徒无风起浪,无洞掘蟹,亏得当时立地就认了,这些人还道放了空箭,未肯住手,致有今日之告。”
《漢語大詞典》:讨是寻非(討是尋非)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漢語大詞典》:佯输诈败(佯輸詐敗)
谓故意败阵。《水浒传》第八四回:“ 卢俊义 见箭射了 张青 ,无心恋战。四将各佯输诈败,退回本阵。”《三国演义》第二六回:“ 刘 、 龚 二人佯输诈败,四散去了, 云长 夺得州县,安民已定,班师回 许昌 。”
分類:故意败阵
《國語辭典》:寻开心(尋開心)  拼音:xún kāi xīn
逗乐、开玩笑。如:「别在那里寻开心了!赶紧做正经事。」《海上花列传》第一五回:「这花雨楼原是打野鸡绝大围场,逐队成群,不计其数,说笑话,寻开心,做出许多丑态。」
《國語辭典》:寻头讨脑(尋頭討腦)  拼音:xún tóu tǎo nǎo
找寻各种藉口。《醒世恒言。卷二十七。李玉英狱中诉冤》:「自此日逐寻头讨脑,动辙便是一顿皮鞭,打得体无完肤。」
《国语辞典》:拿著腔儿(拿著腔儿)  拼音:ná zhe qiāng ér
故意装出怪腔怪调。《红楼梦》第二七回:「他们必把一句话拉长了,作两三截儿,咬文嚼字,拿著腔儿,哼哼唧唧的,急的我冒火,他们那里知道。」
分类:故意
《国语辞典》:难买难卖(难买难卖)  拼音:nán mǎi nán mài
交易时买不成,卖也不成。比喻故意刁难。如:「每次要你帮忙,就讨价还价,难买难卖的,真麻烦!」
《国语辞典》:弄狗相咬  拼音:nòng gǒu xiāng yǎo
唆使两只狗互咬来。比喻唆使两人中的一方故意制造问题,挑起两人的争端。如:「他这叫做『弄狗相咬』,制造纠纷。」
《国语辞典》:拿腔作势(拿腔作势)  拼音:ná qiāng zuò shì
故意做作,摆架子。《红楼梦》第二五回:「那贾环正在王夫人坑上坐著,命人点上灯烛,拿腔作势的抄写。」也作「拿班作势」。
《国语辞典》:卖弄玄虚(卖弄玄虚)  拼音:mài long xuán xū
故意玩弄花招,使人不可捉摸。参见「故弄玄虚」条。如:「他素来爱卖弄玄虚,话常说到一半便住口。」
《国语辞典》:索垢寻疵(索垢寻疵)  拼音:suǒ gòu xún cī
无事生非,故意找碴。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每日家哄的去花街酒肆,品竹调丝,被咱家说破他行止,因此上索垢寻疵,他道俺哥哥公门踪迹何曾至,平空的揣与这个罪名儿。」
《国语辞典》:过失伤害(过失伤害)  拼音:guò shī shāng hài
因疏忽或非出于故意而致人身受伤害。根据刑法,因过失伤害人者,处六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致重伤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百元以下罚金。
《国语辞典》:过失致死(过失致死)  拼音:guò shī zhì sǐ
在非出于故意的情况下,因疏失或意识不清,使人因而致死。根据刑法,因过失致人于死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二千元以下罚金。
《国语辞典》:故生枝节(故生枝节)  拼音:gù shēng zhī jié
故意在事情完成之际横生事端,以牵制他人。如:「这件事绝不容许他人故生枝节,请你小心地去完成。」
《国语辞典》:故淹珠玉  拼音:gù yān zhū yù
故意淹没珠玉。比喻故意掩饰他人优点。明。陈与郊《昭君出塞》:「因此乔点画图,故淹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