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博荡(博蕩)
放荡。三国志·吴志·潘璋传:“博荡嗜酒,居贫好赊酤,债家至门,輒言后豪富相还。”
分類:放荡
《漢語大詞典》:沈荡(沈蕩)
放荡。沉,通“ 淫 ”。放纵,恣肆。文选·傅毅〈舞赋〉:“简惰跳踃,般纷挐兮;渊塞沉荡,改恒常兮。” 李善 注:“言失度也。”
《漢語大詞典》:泆宕
放荡;放纵。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上:“元韵之机,兆在人心,流连泆宕,一出一入,均此情之哀乐,必永於言者也。”
分類:放荡放纵
《漢語大詞典》:诞荡(誕蕩)
放荡。新唐书·叛臣传下·乔琳:“﹝ 乔琳 ﹞性诞荡无礼检。”
分類:放荡
《漢語大詞典》:弛荡(弛蕩)
犹放荡。 清 恽敬 《与姚秋农书》:“ 来卿 本属异才,又五兄家世多阴德,何虑不成?其一时弛荡, 敬 于前八年早知之。”
分類:放荡
《漢語大詞典》:爽宕
犹放荡。 明 冯梦龙 山歌·大脚妓:“行来爽宕又风骚。”
分類:放荡
《漢語大詞典》:没淘剩
方言。没有出息;放荡。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集·歪鲈阿三》:“五百只大洋!正好开爿小店,讨个老婆,成家立业。现在哪里去了?这真叫做没淘剩!”
《國語辭典》:风月(風月)  拼音:fēng yuè
1.清风明月。指眼前的閒适景色。《南史。卷六○。列传。徐勉》:「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金。刘著〈鹧鸪天。云照山城〉词:「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2.男女欢爱的情事。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元来你全无那风流情思,也枉耽著一个风月的这名儿。」《红楼梦》第一回:「更有一种风月笔墨,其淫污秽臭,荼毒笔墨,坏人子弟,又不可胜数。」
3.风流放荡。宋。刘克庄 哭孙秀蕃诗:「每岁莺花要主盟,一生风月最关情。」《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难逢夫》:「自幼惯走花柳场中,为人风月。」
4.风情、姿色。《后水浒传》第一九回:「及寻访了去看,不是说他态度不好,便是嫌他少些风月。」
5.即风月场所,指勾栏、妓院等风化场所。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再不去卖笑追欢风月馆,再不去迎新送旧翠红乡。」《金瓶梅》第一三回:「积年风月中走,甚么事儿不知道。」
《國語辭典》:风骚(風騷)  拼音:fēng sāo
1.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楚辞》中的〈离骚〉。《宋书。卷六七。列传。谢灵运》:「原其飙流所始,莫不同祖〈风〉、〈骚〉。」后用「风骚」泛指诗文之事。唐。高适 同崔员外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诗:「晚晴催翰墨,秋兴引风骚。」宋。苏舜钦〈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留连日日奉杯宴,殊无閒隙吟风骚。」
2.借指文采、才情。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他多管是意不平自发扬,心不遂閒缀作,十分的卖风骚,显秀丽,誇才调。」
3.当代的潮流。如:「这部电影在今年的国际影坛上独领风骚,大放异彩。」清。赵翼 论诗诗其二:「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4.风流放荡。《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那老儿虽然风骚,到底老人家,只好虚应故事,怎能勾满其所欲?」明。梁辰鱼《浣纱记》第二八出:「我为人性格风骚,洞房中最怕寂寥。」亦指风流放荡之人。清。李渔《怜香伴》第二六出:「他出这等风致题目,一定是个老风骚,做首肉麻的诗应付他。」
5.本指女子俏丽,今多指轻佻的样子。《说唐全传》第一三回:「那些风骚妇女明知有此光景,在家坐不过,又喜欢出来布施,也趁此机会识两个青年标致后生,算为一乐。」清。徐珂《清稗类钞。考试类。朝考避翠浪字》:「某年新进士朝考,题为『麦天晨气润』,一进士诗中用『翠浪』二字,阅卷者大骇,谓翠字已不可用,况更加以浪字。倘进呈,必大触圣怒。盖京中俗谚,以浪为妇女风骚之代名词也。」
《國語辭典》:荒唐  拼音:huāng táng
1.誇大不实。唐。韩愈〈桃源图〉诗:「神仙有无何渺茫,桃源之说诚荒唐。」
2.言行乖谬、不合礼法。宋。苏轼〈初到黄州〉诗:「自叹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3.慌张。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那周瑜不弱如兴刘灭楚的这汉张良,索仔细,莫荒唐。」
《漢語大詞典》:不谨(不謹)
(1).不敬慎;不小心。管子·侈靡:“使人君不安者属际也,不可不谨也。”旧唐书·柳宗元刘禹锡传论:“蹈道不谨,眤比小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陆碧珊》:“两家书札往来,輒以女婢 红于 为鸿雁, 红于 偶不谨,为父女所得,大诧,絶不许女再往生家。”
(2).指行为放荡。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郡兵番戍,室家留营多不谨,夫归輒首原, 抗 ( 蔡抗 )下令,悉按以法,戍兵感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土地夫人:“不知何物淫昏,遂使千古下谓此村有污贱不谨之神。”
(3).旧时考核官吏的条款之一,谓所作之事不合为官体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思诏冠带之滥:“至如近日辛亥之察,时论共雪七人之枉,於是有列不谨条中者,亦登荐剡。” 清 周亮工 《书影》卷八:“ 明 初旧制,吏部考察,但老疾、罢软、贪酷、不谨四条。”
《國語辭典》:跌宕  拼音:dié dàng
1.行为放纵不拘。《文选。江淹。恨赋》:「脱略公卿,跌宕文史。」《三国志。卷三八。蜀书。简雍传》:「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也作「跌荡」。
2.形容文章音节抑扬顿挫。如:「文章贵于跌宕生姿,波澜变化。」也作「跌荡」、「跌踼」。
《國語辭典》:跌宕昭彰  拼音:dié dàng zhāo zhāng
文章的气势放纵不拘,文意鲜明。南朝梁。萧统 陶渊明集序:「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國語辭典》:博浪  拼音:bó làng
1.轻佻、风流。《金瓶梅》第二回:「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的十分博浪。」
2.放荡、放浪。《警世通言。卷三〇。金明池吴清逢爱爱》:「那儿子却是风流博浪的人,专要结识朋友,觅柳寻花。」
《國語辭典》:博浪沙  拼音:bó làng shā
地名。秦阳武故城之南,在今河南省阳武县东南。张良令力士操铁椎狙击秦始皇于此。
《國語辭典》:流荡(流蕩)  拼音:liú dàng
不做正事,一味閒游。《红楼梦》第五回:「那些绿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裤与那些流荡女子悉皆玷辱。」《文明小史》第四四回:「不准再到学堂中肄业,免得学业不成,反致流荡。」
《國語辭典》:拓落  拼音:tuò luò
1.不得志的样子。汉。扬雄 解嘲:「然而位不过侍郎,擢才给事黄门。意者玄得无尚白乎,何为官之拓落也。」《文明小史》第四一回:「兄弟自罢官之后,一身拓落,万里飘零,以前之事,一言难尽。」
2.宽广的样子。晋。左思〈魏都赋〉:「或嵬藟而复陆,或爌朗而拓落。」
3.性情放浪。如:「主任拓落豪爽,颇有侠士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