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登降
(1).增减。左传·桓公二年:“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百官於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登降以数言之,非以位言之也。登谓增其数,降谓减其数也。” 宋 范仲淹 《六官赋》:“俎豆之事,登降而不失其宜。”宋史·食货志上一:“按田莱荒治之迹,较户产登降之籍,验米穀贵贱之价,考租赋盈亏之数。”
(2).引申为改革。 明 吴承恩 《〈留思录〉序》:“夫古昔盛时,天子巡狩方岳之下,列国诸侯采诗以献之,命太师陈而观焉,于以登降政俗。”
(3).犹进退。指登阶下阶进退揖让之礼。墨子·非儒下:“﹝ 孔丘 ﹞繁登降之礼以示仪,务趋翔之节以观众。”韩非子·八说:“登降周旋,不逮日中奏百。”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登降周旋’,指古礼也。”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荐于新宫。”《宋史·乐志七》:“肃然威仪,登降周旋。”
(4).上下。指从低处到高处,从高处到低处。文选·扬雄〈甘泉赋〉:“登降峛崺,单埢垣兮。” 李善 注:“登降,上下也。” 汉 班彪 《北征赋》:“乘陵冈以登降,息 郇 邠 之邑乡。” 晋 陶潜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诗:“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餘。” 清 赵翼 《茅山纪游》诗:“峩峩 九霄殿 ,登降纷摩肩。”
(5).起伏。一起一落。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其南则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 汉 班固 《西都赋》:“增盘崔嵬,登降炤烂。殊形诡制,每各异观。”隋书·天文志上:“况人路迂迴,山川登降。”
(6).升降。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於是列髹彤之绣桷,垂琬琰之文璫,蝹若神龙之登降,灼若明月之流光。”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履薄非兢,临深罔战。授受靡諐,登降弗爽。”
(7).立即降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 良 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紫云沓起,甘雨登降。”
《漢語大詞典》:改弦(改絃)
亦作“ 改絃 ”。更换乐器的弦线。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 吴 之杪季,殊代同疾,知前失之於彼,不能改弦於此,鉴乱亡之未远,而躡倾车之前轨。”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或逢天之怒,则思桑林之引咎,不吝改絃於宜易之调,不耻反迷於朝过之涂。” 宋 黄庭坚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韵谨同韵赋之》:“改弦张敝法,病十九已瘳。”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七:“若理解不明,贞淫未辨,妄窃古人成语,以为己有;胶柱者宝其唾餘,改弦者失其宗旨,古人亦安恃此知己也?”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放言已久,不易改弦,非不为也,不能也。”参见“ 改弦更张 ”。
《國語辭典》:改弦更张(改弦更張)  拼音:gǎi xián gēng zhāng
更,变换。张,给乐器上弦。改弦更张原指若琴瑟声音不谐调,便得换掉旧弦,重装新弦。语本汉。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后比喻改革变更,重新做起。如:「公司决定将旧有制度澈底改弦更张,以求达到好的业绩。」也作「改弦易调」、「改弦易张」、「改张易调」。
《國語辭典》:变革(變革)  拼音:biàn gé
改变更动。《礼记。大传》:「圣人南面而治天下,必自人道始矣。立权度量,考文章,改正朔,易服色,殊徽号,异器械,别衣服,此其所得与民变革者也。」
《漢語大詞典》:伾文
指 唐顺宗 时领导政治改革的 王叔文 及其同党 王伾 。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 伾 文 未揃 崖州 炽,虽得赦宥恒愁猜。” 宋 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五:“﹝ 韩愈 ﹞又有《永贞行》以快 伾 文 之贬。”
《漢語大詞典》:革正
(1).革除;纠正。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汉文 虽身衣弋綈,而不革正法度。”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圣道大明,儒风復振,恐须革正,以赞鸿猷。”宋史·高宗纪八:“八月戊寅……革正前举登第 秦塤 曹冠 等九人出身。”
(2).谓改革政令。正,通“ 政 ”。 汉 蔡邕 《胡公碑》:“ 延和 末年,圣主革正,幸臣诛薨,引公为尚书令。”
《漢語大詞典》:革天
改革天命。 唐 李白 《明堂赋》:“伊皇 唐 之革天创元也,我 高祖 乃仗大顺,赫然雷发以首之。” 王琦 注:“革天,谓改革天命。”
《國語辭典》:一路哭  拼音:yī lù kū
路,宋朝行政区域的名称。宋代范仲淹为参政时,力图改革,将不适任的路监司于名册上一笔勾掉。富弼认为范氏一笔,就造成一家哭,而范仲淹却以一家哭,那里比得上一路哭严重答之。见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后比喻人民遭遇苦难,民不聊生。《明史。卷八四。河渠志二》:「语云:『救一路哭,不当复计一家哭。』今淮、凤、泗、邳、徐不啻一路矣。」
《漢語大詞典》:革政
(1).指改朝换代。史记·天官书:“﹝太白﹞经天,天下革政。”
(2).谓改革政令。 汉 王充 论衡·纪妖:“及主君之后嗣,且有革政而胡服。”后汉书·郎顗传:“《诗氾歷枢》曰:‘卯酉为革政,午亥为革命。’”
《漢語大詞典》:革制
改革制度。墨子·七患:“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三国志·魏志·武宣卞皇后传》:“陛下以圣德应运受命,创业革制,当永为后式。”
《漢語大詞典》:易革
改革,变革。陈书·世祖纪:“污罇土鼓,诚则唯追,画卵彫薪,或可易革。”
分類:改革变革
《國語辭典》:革新  拼音:gé xīn
革除旧的,创造新的。如:「唯有不断的革新、创造,我们才能进步。」
《漢語大詞典》:赵服(趙服)
战国 时 赵武灵王 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后因以“赵服”指骑服。 唐 王维 《送郓州须昌冯少府赴任序》:“予病且惫,岁晚弥独,穷巷衡门,落日秋草,赵服过我,且东其辕。”
《漢語大詞典》:整革
整顿改革。 宋 永亨 《搜采异闻录》卷四:“自后法令,不復有此一项,以是其风愈炽,不容整革矣。”
分類:整顿改革
《漢語大詞典》:整改
整顿改革。 谢觉哉 《观花小记》:“十一是整改工作搞得好。民主办社,遇事和大家商量,走群众路线。”
分類:整顿改革
《漢語大詞典》:整厘(整釐)
整顿改革。 清 魏源 《复蒋中堂论南漕书》:“此则人存政举,乃地方大吏力能整釐之事。”
分類:整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