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移藩
谓古时地方军政长官改换辖地。亦泛指官员调任。 宋 梅尧臣 《送吴给事自许昌移淮西》诗:“坐阁政方举,移藩心所求。” 清 蒋士铨 《第二碑·赓韵》:“当日 籛公 移藩仓卒,只立一碑表识而去。”
《漢語大詞典》:转厅(轉廳)
(1).改换官署。喻指迁升官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今参知政事恩数比门下、中书侍郎,在尚书左右丞之上,其议出於 李汉老 。 汉老 时为右丞,盖暗省转厅,可径登揆路也。”
(2).指退堂。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六房司吏,老爷分付,有事禀復,无事转厅。”
《漢語大詞典》:换职(换職)
指翰林补外官改换京官的官衔。 宋 洪迈 容斋四笔·词臣益轻:“ 治平 以前,谓翰林学士及知制誥为两制,自翰林罢补外者,得端明殿学士,谓之换职。”
《漢語大詞典》:毁妆(毁妝)
改换原有的服饰打扮。 明 张凤翼 《红拂记·竞避兵燹》:“不想 薛仁杲 作乱,打破京城,人民奔散,只得毁妆,混在众人之内,奔出乡去,再作道理。”
《漢語大詞典》:革姓
谓改换姓氏。周书·静帝纪:“且神徵革姓,本为历数有归;天命在人,推让终而弗获……诸改姓者,悉宜復旧。”
分類:改换姓氏
《國語辭典》:跳行  拼音:tiào háng
1.行文中,尊称他人时,另行顶格书写称为「跳行」。
2.漏去文稿中一行或数行。如:「这部印表机怎么跳行列印?」
3.改变职业。如:「工作中,他只要遇到挫折,就兴起跳行的念头。」
《漢語大詞典》:革号(革號)
谓改换年号。周书·静帝纪:“踰祀革号,宪章前典,可改 大象 三年为 大定 元年。”
分類:改换年号
《國語辭典》:转任(轉任)  拼音:zhuǎn rèn
改换职位。如:「他因为表现杰出,所以很快的转任业务部经理。」
《国语辞典》:寒衣节(寒衣节)  拼音:hán yī jié
农历十月一日。为更换冬衣的日子,生者要改换衣著及改变生活起居,以适应冬天气候,同时也为死者焚烧纸制衣物,以供禦寒。
《漢語大詞典》:回托(迴託)
改换托词,另找借口。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太祖 遂为 魏公 矣” 南朝 宋 裴松之 注:“《献帝春秋》云 彧 欲发 伏后 事而求使至 鄴 ,而方诬 太祖 云‘昔已尝言’。言既无徵,迴託以 官渡 之虞,俛仰之閒,辞情顿屈,虽在庸人,犹不至此,何以玷累贤哲哉!”
《漢語大詞典》:易辙改弦(易轍改絃)
变更车道,改换琴弦。比喻改变方向、计划、做法或态度。 清 王韬 《〈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絃,以其材力聪明置之於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於西人也哉?”参见“ 改弦易辙 ”。
《國語辭典》:改弦易辙(改弦易轍)  拼音:gǎi xián yì chè
改换乐弦,更改车行道路。比喻改变制度、做法或态度。《封神演义》第八回:「待老臣同进朝歌,直谏天子,改弦易辙,以救祸乱。」
《漢語大詞典》:转产(轉産)
工厂改换产品项目。《人民日报》1982.4.6:“根据 福建 的情况,主要是联合、改造、合并、转产,叫‘联、改、并、转’。”
《漢語大詞典》:一别头(一别頭)
犹言一扭头。谓改换方向,重新开始。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就一别头的学着拉硬弓,骑快马,端石头,练大刀。”
《國語辭典》:星移物换(星移物換)  拼音:xīng yí wù huàn
星辰移动,事物改变。比喻时序的变迁,世事的更迭。金。邱处机〈水龙吟。昊天空阔初晴〉词:「百年随寿仕,寒来暑往,星移物换,得高眠昼。」明。梅鼎祚《玉合记》第三四出:「千难万难,早归来星移物换。」也作「物换星移」。
《国语辞典》:走马换将(走马换将)  拼音:zǒu mǎ huàn jiàng
改换人员。如:「眼见胜利在握,教练于是大幅走马换将,派新人上场磨鍊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