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功收
收兵
收归
收受
阳收
收恤
收网
收葬
收科
收市
收捉
行收
收场
收罗
宜收
《漢語大詞典》:功收
收效。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田种一也,至於树养不同,则功收相悬。”
分類:收效
《國語辭典》:收兵  拼音:shōu bīng
1.招收士兵。《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行收兵,比至陈。」《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夜自与骠骑大将军宗佻、五威将军李轶等十三骑,出城南门,于外收兵。」
2.撤退军队。《史记。卷九二。淮阴侯列传》:「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閒。」《三国演义》第一○回:「忽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两军皆乱,各自收兵。」
《国语辞典》:收归(收归)  拼音:shōu guī
收回归属。如:「收归国营」。清。徐珂《清稗类钞。教育类。王子江设义塾》:「光绪初,某京兆上其事于朝,当事者邀虚誉,将其所办各义塾收归官办,遂日见废弛矣。」
《國語辭典》:收受  拼音:shōu shòu
收下、接受。《水浒传》第八三回:「原无老小者,给付本人,自行收受。」《平妖传》第二五回:「仙人言称是本州之神,与小人酒食吃了,又将此物出来,叫小人付与州官收受,不许漏泄天机。」
《骈字类编》:阳收(阳收)
韩非说难所说实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若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而显弃其身此之不可不知也
《國語辭典》:收恤  拼音:shōu xù
收养抚恤。汉。贾谊〈过秦论〉:「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俺婆婆年纪高大,无人侍养,你可收恤家中,替你孩儿尽养生送死之礼。」
分類:收容救济
《漢語大詞典》:收网(收網)
喻紧缩包围圈。 峻青 《黎明的河边·马石山上》:“他和战士们被兜到网里去了,这里,就是敌人收网的地方,这里,就是一个即将到来的大屠场。”
《漢語大詞典》:收葬
收殓埋葬。三国志·魏志·王修传:“﹝ 王脩 ﹞遂诣 太祖 ,乞收葬 谭 尸。”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三:“ 光武 使司徒 邓禹 收葬于 霸陵县 。”北史·赵贵传:“﹝ 赵贵 ﹞因请收葬 岳 。”
分類:收殓埋葬
《國語辭典》:收科  拼音:shōu kē
结果、圆场。元。石君宝《曲江池》第四折:「想你来迎新送旧多胡做,到今日穷身泼命怎收科。」《野叟曝言》第二三回:「主人的约束又严,倒弄得没有收科。」
分類:收场
《國語辭典》:收市  拼音:shōu shì
休市、停业。如:「今天由于气候不佳,逛街人少,所以市集提早收市。」
《国语辞典》:收捉  拼音:shōu zhuō
逮捕、捉拿。《朱子语类。卷一○六。外任》:「与陈尉说治盗事,……遂百种为收捉,捉得便自欢喜。」《海上花列传》第四回:「耐收捉仔下头去罢,覅多说多话哉!」
分类:逮捕捉拿
《韵府拾遗 尤韵》:行收
隋书音乐志三农稍已九榖行收
分类:行收
《國語辭典》:收场(收場)  拼音:shōu cháng
1.结局、下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其夫见说出海底眼,无计奈何,没些收场,只得住了手。」《儒林外史》第一回:「我看这些做官的都不得有甚好收场!」
2.结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今番收场买卖,定不到得折本。」《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幸得容恕,千好万好了。如一怒发,不好收场。」也作「收篷」。
《國語辭典》:收罗(收羅)  拼音:shōu luó
1.蒐集网罗。《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2.收场、结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把三岁孩童小觑我,便这等敢恁么?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韵府拾遗 尤韵》:宜收
欧阳修诗云此譬图画暂看已宜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