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07,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收管
甄收
收回
收取
岁收
烟收
收成
收入
收录
麦收
秋收
蓐收
收声
收使
坐收
《國語辭典》:收管  拼音:shōu guǎn
1.收存看管。唐。刘禹锡〈为淮南杜相公谢诏许濠泗两州割属淮南表〉:「其濠泗两州,令臣依前收管。」《红楼梦》第五六回:「每月每处买办买了令女人们各房交与我们收管,不过预备姑娘们使用就罢了。」
2.旧时押解犯人交验后给予的證明文件。《水浒传》第二八回:「公人带武松到单人房里。公人自去下文书,讨了收管。」《儒林外史》第三六回:「应天府送一个监生来,犯了赌博,来讨收管。」
《漢語大詞典》:甄收
审核录用。《通典·职官二二》:“其有不被举论,但全旧名,任参常调,自当修进,更俟甄收,暂罢岁时,何负此辈。” 宋 王禹偁 《茶园十二韵》:“茂育知天意,甄收荷主恩。” 宋 苏轼 《谢量移汝州表》:“岂谓草芥之贱微,尚烦朝廷之纪録,开其恫悔,许以甄收。”
分類:审核录用
《國語辭典》:收回  拼音:shōu huí
1.取回、拿回来。《红楼梦》第一六回:「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遂掷而不取。宝玉只得收回。」
2.取消、撤除。如:「收回原议」。
《國語辭典》:收取  拼音:shōu qǔ
收下、取得。汉。王充《论衡。验符》:「君贤曰:『此黄金也。……太守遗吏收取。』」《三国演义》第六○回:「明公先取西川以为基,然后北图关中,收取中原,匡正天朝,名垂青史,功莫大焉。」
《國語辭典》:岁收(歲收)  拼音:suì shōu
一年的收入。如:「她去年的岁收颇丰,是个小富婆呢!」
分類:一年收入
《骈字类编》:烟收(烟收)
唐 李忱 幸华严寺 云散晴山几万重,烟收春色更冲融。
《國語辭典》:收成  拼音:shōu chéng
1.收割农作物。《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买田的人嫌田地收成薄,分明值一千的只好出五六百两。」《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秋为收成,冬为安宁。」
2.泛指各种有形无形的成绩或成果。如:「今年工业上的收成良好,新产品层出不穷。」
《國語辭典》:收入  拼音:shōu rù
1.收下、进入。《说唐演义》第二回:「仁兄且收入,还有一场大富贵送与令兄,肯容纳否?」
2.收进来的钱款。《宋书。卷四二。列传。王弘》:「虽资以廪赡,收入甚微。」
3.映入。如:「这样美的景色,一一收入眼底,叫人好不感动!」
《國語辭典》:收录(收錄)  拼音:shōu lù
录取、登录。《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侯霸》:「霸明习故事,收录遗文,条奏前世善政法度有益于时者,皆施行之。」《三国演义》第二四回:「望乞收录,誓当图报。」
《漢語大詞典》:麦收(麥收)
收割麦子。《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今年麦收,一人准备三把镰刀。”
《國語辭典》:秋收  拼音:qiū shōu
秋季农作物的收成。《荀子。王制》:「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西游记》第一五回:「每遇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日,各办三牲花果,来此祭社。」也作「秋成」。
《國語辭典》:蓐收  拼音:rù shōu
古代掌理西方的神,相传为少皞氏之子,名该,负责掌管秋天。西方于五行中属金,故又为主金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唐。孔颖达。正义:「秋物摧蓐而可收也,其祀该焉。」
分類:西方方神
《國語辭典》:收声(收聲)  拼音:shōu shēng
1.音韵学家谓一字之发音,其声母谓之发声,其韵母谓之收声,如古、红切「公」字,「古」为发声,「红」为收声。
2.停止发声。《礼记。月令》:「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唐。韩愈〈秋怀〉诗一一首之一○:「暮暗来客去,群嚣各收声。」
《漢語大詞典》:收使
约束使用。管子·任法:“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 尹知章 注:“谓以法收敛而使之。”
分類:收使约束
《漢語大詞典》:坐收
(1).因连坐而收监入狱。史记·孝文本纪:“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衡山王 赐 , 淮南王 弟也,当坐收,有司请逮捕 衡山王 。”
(2).谓轻易而获。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三年:“待其强臣争权,变难必起,然后命将出师,可以兵不疲劳,坐收 淮北 也。” 宋 陆游 《射的山观梅》诗:“坐收国土无双价,独立 东皇太一 前。” 胡汉民 《〈民报〉之六大主义》:“此进率者,非地主毫末之功,而独坐收其利,是又不啻驱社会之人而悉为之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