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韫椟藏珠(韫椟藏珠)  拼音:yùn dú cáng zhū
将珠宝收藏在匣子里。比喻怀才退隐。元。施惠《幽闺记》第三一出:「酒家眠,权休息,韫椟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
《国语辞典》:韫椟待价(韫椟待价)  拼音:yùn dú dài jià
将东西收藏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且韫椟以待价,踵颜氏以行止。」也作「韫玉待价」。
《国语辞典》:韫椟未酤(韫椟未酤)  拼音:yùn dú wèi gū
收藏在匣子里尚未出售。比喻怀才退隐。汉。刘桢〈处士国文甫碑〉:「不计治萃,名与殊路,知我者希,韫椟未酤。」
《国语辞典》:百宝盒(百宝盒)  拼音:bǎi bǎo hé
可盛装多种物品的盒子。本用来收藏各种珍奇宝物,今多指收藏日用杂物的小盒子。也称为「百宝箱」。
《国语辞典》:典藏本  拼音:diǎn cáng běn
被保管、收藏的珍贵书籍。如:「这部字典是他们家祖孙三代珍藏多年的典藏本,你要小心翻阅。」
《国语辞典》:枕头箱(枕头箱)  拼音:zhěn tou xiāng
旧时一种既可当枕头,又可收藏银钱、首饰或文件等贵重物品的小箱子。
《国语辞典》:藏舟难固(藏舟难固)  拼音:cáng zhōu nán gù
将舟收藏于山谷,以为安全妥当,然力壮者趁夜负而偷走。语本《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比喻生死不由人,难以预料。唐。骆宾王〈与博昌父老书〉:「过隙不留,藏舟难固,追维逝者,浮生几何!」
《国语辞典》:美术馆(美术馆)  拼音:měi shù guǎn
收藏和展览美术品的场所。
《国语辞典》:鉴藏印(鉴藏印)  拼音:jiàn cáng yìn
盖在书画上的印章。表示作品经过钤印者的鉴定收藏。
《国语辞典》:小全张(小全张)  拼音:xiǎo quán zhāng
邮政单位为增进集邮者的兴趣,并提高收藏的价值,而将全套邮票合印于一张纸片上,称为「小全张」。由于小全张每次发行的数量不多,往往为爱好集邮的人士所抢购。
《漢語大詞典》:櫜服
谓将弓矢收藏入弓箭套。 晋 挚虞 《太康颂》:“弓矢櫜服,干戈戢藏。”
《漢語大詞典》:櫜弓戢戈
亦作“ 櫜弓戢矢 ”。 诗·周颂·时迈:“载戢干戈,载櫜弓矢。”谓收藏干戈弓矢。后因以“櫜弓戢戈”谓停息战事。后汉书·袁术传:“是以未获从命,櫜弓戢戈。”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比年各省用兵,胜负无常,得失互见,诸臣何不以事无把握为虑,而亟欲櫜弓戢矢耶?”
《漢語大詞典》:辑矢(輯矢)
收藏弓箭。 清 虱穹 《爱国歌》:“十道鐃歌奏 汉 宫,自然辑矢与櫜弓。”
分類:收藏弓箭
《漢語大詞典》:庋掌
收藏、管理。新唐书·百官志一:“凡诸卫仪仗,以御史涖其庋掌;武库器仗,则兵部长官涖其脩完。”
分類:收藏管理
《漢語大詞典》:闭秘(閉秘)
收藏,不使外传。 明 李贽 《答焦漪园书》:“惟藏书宜闭秘之,而喜其论著稍可,亦欲与知音者一谈,是以呈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