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尊王攘夷  拼音:zūn wáng ráng yí
尊敬王室,排除夷狄。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篇》:「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诺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国语辞典》:攘场(攘场)  拼音:ráng cháng
农人收穫后在晒谷场播扬谷粒。
《国语辞典》:兵戈扰攘(兵戈扰攘)  拼音:bīng gē rǎo rǎng
战争祸乱频仍,不得安定。《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老母原是兵戈扰攘中看见杀儿掠女,惊坏了再苏的。」
《国语辞典》:心攘攘  拼音:xīn rǎng rǎng
心急。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想佳期心攘攘,盼欢会眼巴巴。」
《高级汉语词典》:垓垓攘攘
极多而纷乱
《漢語大詞典》:蜂攘
旧时比喻叛乱。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秦 晋 蜂攘, 豫 楚 蚁营。”
分類:叛乱
《國語辭典》:纷纷攘攘(紛紛攘攘)  拼音:fēn fēn rǎng rǎng
攘攘,乱貌。纷纷攘攘形容人群纷纭杂乱。《水浒传》第三一回:「纷纷攘攘,有做公人出城来各乡村缉捕。」《喻世明言。卷一八。杨八老越国奇逢》:「杨八老看见乡村百姓,纷纷攘攘,都来城中逃难。」也作「纷纷嚷嚷」、「纷纷穰穰」。
分類:纷乱骚乱
《國語辭典》:急攘攘  拼音:jí rǎng rǎng
匆忙慌乱。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好著我胆战心惊,急攘攘空傒倖。」《金瓶梅》第五三回:「那迎春飞抢的拿脸水进来,李瓶儿急攘攘的梳了头。」也作「急穰穰」。
分類:急忙慌乱
《國語辭典》:安内攘外(安內攘外)  拼音:ān nèi ráng wài
安定内部的动乱,抵禦外敌的侵凌。如:「当国家危急存亡之秋,理应安内攘外,双管齐下。」《清史稿。卷一五八。邦交志六》:「夫安内攘外之策,以固本防患为先。」
《漢語大詞典》:枪攘(槍攘)
纷乱貌。 章炳麟 《书清彭山县知县康寿桐事》:“署 什邡 时,红鐙教适起,他县皆枪攘不自安,独未有入 什邡 者。”
《漢語大詞典》:抢抢攘攘(搶搶攘攘)
慌张忙乱貌。白雪遗音·马头调·长生殿:“慌的个 明 皇天子,抢抢攘攘,出了 长安 。” 清 侯方域 《再与贾三兄书》:“足下抢抢攘攘,尝若苦八口之累,隙日之促者,吾心窃怪焉。”
分類:慌张忙乱
《漢語大詞典》:七捞八攘(七撈八攘)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朱子语类卷五九:“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不特平旦时清。若不存得此心,虽歇得些时,气也不清,良心亦不长……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漢語大詞典》:闹攘攘(鬧攘攘)
见“ 闹嚷嚷 ”。
《國語辭典》:闹嚷嚷(鬧嚷嚷)  拼音:nào rāng rāng
喧闹、纷乱的样子。如:「外边闹嚷嚷的,发生了什么事?」也作「闹穰穰」。
《漢語大詞典》:内修外攘
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 脩 ”。 宋 胡锜 《拟力田诏》:“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明 张纶 《林泉随笔》:“观於《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讜议序》,反復以天经地义内脩外攘不可逆为言。”
《韵府拾遗 养韵》:破攘
潜夫论是故虽严令尹终不能破攘断绝何者凡敢为大奸者材必有过于众而能自媚于上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