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攀扶
援引扶助。 章炳麟 《东夷诗》之六:“旧史虽茫昧,上国当攀扶。”
分類:援引扶助
《国语辞典》:攀仙桂  拼音:pān xiān guì
比喻科举及第。《幼学琼林。卷四。科第类》:「攀仙桂、步青云,皆言荣发。」
分类:科举及第
《骈字类编》:朝攀
唐 崔颢 杂曲歌辞 行路难 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玉墀。
元 元好问 结杨柳怨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韵府拾遗 职韵》:攀得
姚鴶诗桂枝攀得献庭闱何似空怀楚橘归
《国语辞典》:攀桂客  拼音:pān guì kè
古代称科举登第的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胸中博览五车,腹内广维千古,他日必为攀桂客,目前尚作采芹人。」
分类:科举登第
《漢語大詞典》:攀引
(1).攀援。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六:“尝着吉莫靴走上砖城,直至女墙,手无攀引。”
(2).援用;引用。 宋 王溥 唐会要·定格令:“其制勅不言自今以后永为常式者,不得攀引为例。”
(3).犹攀比。 明 王九思 《曲江春》第一折:“ 稷 契 何人,要与他相攀引?”
(4).诬供牵连;牵扯附会。 明 何孟春 《馀冬绪录摘抄》卷一:“ 洪武 二十六年, 凉国公 蓝玉 之狱,上集羣臣廷讯,有所攀引,始多未服。”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 郭宪 ﹞徒以潠酒救火一事,遽为方士攀引, 范曄 作后汉书,遂亦不察而置之《方术列传》中。”
《漢語大詞典》:攀蹑(攀躡)
攀援;攀登。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一径极高峻,乃攀躡而登。”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汤义仍 之灵警,絶壁孤騫,无可攀躡,人固望洋而返。”
分類:攀援攀登
《骈字类编》:幽攀
元 陈旅 为萧元泰题龙虎山岩图 羽人授我九节杖,林磴窈窕穷幽攀。
《漢語大詞典》:攀践(攀踐)
犹攀登。 唐 孟浩然 《登鹿门山怀古》诗:“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分類:攀登
《漢語大詞典》:攀倚
攀援依傍。 唐 高适 《宴韦司户山亭院》诗:“苔逕试窥践,石屏可攀倚。”
分類:攀援依傍
《漢語大詞典》:攀轮(攀輪)
见“ 攀辕卧辙 ”。
《國語辭典》:攀辕卧辙(攀轅臥轍)  拼音:pān yuán wò chè
挽留或眷恋贤明长官。明。胡继宗《书言故事大全。卷八。仕进类。攀辕》:「汉侯霸为临淮太守,被召,百姓攀辕卧辙愿留期年。」也作「攀车拒轮」、「攀车卧辙」、「攀辕扣马」。
《漢語大詞典》:攀鸿(攀鴻)
喻志向远大。语本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附驥尾则涉千里,攀鸿翮则翔四海。” 宋 范仲淹 《上张侍郎启》:“闻 汉 相出守,遽彰集凤之仁; 蜀 客寓言,适起攀鸿之志。” 宋 秦观 《贺苏礼部启》:“叹刻鵠之未成,念攀鸿而何敢。”
《国语辞典》:攀龙客(攀龙客)  拼音:pān lóng kè
跟随君主以求仕进的人。晋。左思〈咏史诗〉八首之五:「自非攀龙客,何为欻来游?」
《骈字类编》:桂攀
白居易 和郑方及第秋归洛下閒居诗 玉怜同匠琢,桂恨隔年攀。
《韵府拾遗 删韵》:何攀
晋书何攀传何攀字惠兴蜀郡郫人也为东羌校尉徵为扬州刺史迁大司农转兖州刺史加鹰扬将军固让不就攀居心平允莅官整肃爱乐人物敦儒贵才虽居显职家甚贫素无妾媵伎乐惟以周穷济乏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