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351,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一摇
花摇
摇扇
摇扇
山摇
摇唇
橹摇
旌摇
摇水
震摇
摇江
撼摇
竹摇
独摇
云摇
《骈字类编》:一摇(一摇)
唐书狄仁杰传方今关东荐饥蜀汉流亡江淮而南赋敛不息人不复本则相率为盗本根一摇忧患非浅
《骈字类编》:花摇(花摇)
元氏掖庭记阿元私制一昆崙巾上起三层中有枢转玉质金枝纫䌽为花团缀于四面又制为蜂蝶杂处其中行则三层磨运百花自摇蜂蝶欲飞皆作钻蕊之状
《漢語大詞典》:摇扇
挥扇。 唐 李白 《送岑徵君归鸣皋山》诗:“西来一摇扇,共拂 元规 尘。”
《漢語大詞典》:摇扇
(1).迅疾。《方言》第二:“摇扇,疾也。 燕 之外鄙 朝鲜 洌水 之閒曰摇扇。”广雅·释诂一上:“摇扇,疾也。” 王念孙 疏证:“摇、扇皆有疾义也。”
(2).动摇,煽动。旧唐书·文宗纪上:“ 王智兴 奏部下将 石雄 摇扇军情,请行朝典,乃长流 白州 。”
《骈字类编》:山摇(山摇)
宋书五行志大明六年七月甲申地震有声自河北来鲁郡山摇地动彭城女墙四百八十丈坠落屋室倾倒兖州地裂泉涌则戴表元静轩赋时然后出不得已于出 山摇而兵动
《漢語大詞典》:摇唇(摇脣)
见“ 摇唇鼓舌 ”。
《國語辭典》:摇唇鼓舌(搖脣鼓舌)  拼音:yáo chún gǔ shé
鼓动嘴唇与舌头。比喻搬弄是非。《庄子。盗蹠》:「摇唇鼓舌,擅生是非。」《孤本元明杂剧。东篱赏菊。第二折》:「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正良臣佞士难同爵。」也作「鼓舌摇唇」、「鼓唇摇舌」、「摇吻鼓舌」。
《骈字类编》:橹摇(橹摇)
唐 杜甫 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
《骈字类编》:旌摇(旌摇)
唐 王翰 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 骑历河南树,旌摇塞北沙。
《漢語大詞典》:摇水
瑶浆。《吕氏春秋·本味》:“水之美者: 三危 之露, 崑崙 之井, 沮 江 之丘,名曰摇水。” 陈奇猷 校释:“犹言 沮 江 之丘,其中所积之水名曰摇水。摇,疑假为‘瑶浆玉露’之瑶。摇水即瑶水,亦即瑶浆也。”
《漢語大詞典》:震摇
(1).惊恐动荡。新唐书·魏知古传:“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羣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2).震动,摇晃。 茅盾 《子夜》十九:“外边钟声大震,开市了!接着是做交易的雷声轰轰地响动,似乎房子都震摇。” 徐迟 《狂欢之夜》:“他剧烈地震动了,睡意安全震摇掉了。”
《漢語大詞典》:摇江
江河之侧以两舟相对,中间张网,摇小舟徐行以捕蟹, 吴 人称之为摇江。见 宋 傅肱 《蟹谱下·荡浦摇江》
《漢語大詞典》:撼摇
摇动,动摇。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五:“ 温公 薨於位,而 元丰 餘党以先政撼摇宰执。”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莲香:“ 莲 益怜之,阴使生狎抱之,而撼摇亦不得醒。” 臧克家 《伟大的交响》诗:“救亡的洪流,撼摇得地动。”
分類:摇动动摇
《骈字类编》:竹摇(竹摇)
宋 翁卷 赠孙季蕃 醉酣花落月,吟苦竹摇风。
元 元好问 三乡杂诗二首 其二 草合断桥通暗绿,竹摇残照漏疏红。
《漢語大詞典》:独摇(獨摇)
(1).独自摇动。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 魏兴 锡义山 多生微蘅草,有风不偃,无风独摇。”
(2).白杨的别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榆白杨:“白杨,一名高飞,一名独摇。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本二·白杨
(3).草名。赤箭的别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草篇:“合离,根如芋魁,有游子十二环之,相须而生,而实不连,以气相属,一名独摇,一名离母……合呼为赤箭。”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赤箭:“赤箭以状而名,独摇、定风以性异而名。”
(4).草名。独活的别名。《敦煌曲子词·斗百草》:“有情离合花,无风独摇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二·独活﹝释名﹞引《名医别录》:“此草得风不摇,无风自动,故名独摇草。”
《漢語大詞典》:云摇(雲摇)
(1).像云一样地飘动。 汉 班固 《西都赋》:“遂乃风举云摇,浮游溥览。” 唐 刘允济 《明堂赋》:“玄纁雾集,旌旆云摇。”
(2).比喻动荡不安。 唐 陈子昂 《谏用刑书》:“於是 萧铣 、 朱粲 起於 荆南 , 李密 、 竇建德 乱於 河北 ,四海云摇。”
(3).颠沛流离貌。 唐 宋之问 《至端州驿见题壁》诗:“云摇雨散各翻飞,海阔天长音信稀。” 唐 刘禹锡 《酬杨八庶子喜韩吴兴与予同迁见赠》诗:“直道由来黜,浮名岂敢要?三 湘 与 百越 ,雨散又云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