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摇 → 颻飖搖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袅袅(嫋嫋) 拼音:niǎo niǎo
1.形容轻盈柔弱。《文选。左思。吴都赋》:「蔼蔼翠幄,袅袅素女。」也作「袅袅」。
2.形容摇曳不定。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筛筛。」也作「袅袅」、「袅袅」。
3.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三日不绝。」也作「袅袅」。
4.风动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作「袅袅」。
2.形容摇曳不定。汉。无名氏〈白头吟〉:「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筛筛。」也作「袅袅」、「袅袅」。
3.音调悠扬不绝。如:「馀音袅袅,三日不绝。」也作「袅袅」。
4.风动的样子。《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也作「袅袅」。
《國語辭典》:袅袅(裊裊) 拼音:niǎo niǎo
《漢語大詞典》:掩冉
亦作“ 掩苒 ”。
(1).披靡,偃倒。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緑,蓊葧香气。” 宋 苏轼 《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2).摇曳貌。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陇菊迤邐於东西。”
(3).柔弱貌。 宋 苏辙 《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宋 陆游 《感怀》:“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4).轻盈柔美貌;柔和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临卭李生》:“女从水面掩冉而返。” 宋 辛弃疾 《喜迁莺》词:“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5).萦绕貌。 宋 王质 《游东林山水记》:“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緑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明 高启 《焚香》诗:“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1).披靡,偃倒。 唐 柳宗元 《袁家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緑,蓊葧香气。” 宋 苏轼 《和饮酒》之三:“身如受风竹,掩冉众叶惊。俯仰各有态,得酒诗自成。”
(2).摇曳貌。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池荷掩冉於左右,陇菊迤邐於东西。”
(3).柔弱貌。 宋 苏辙 《寓居》诗之四:“弱榴生掩冉,插竹强支叉。旋叠封根石,能开著子花。” 宋 陆游 《感怀》:“阡眠香草茂,掩苒烟柳弱。”
(4).轻盈柔美貌;柔和貌。 宋 洪迈 《夷坚丁志·临卭李生》:“女从水面掩冉而返。” 宋 辛弃疾 《喜迁莺》词:“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渠花发。”
(5).萦绕貌。 宋 王质 《游东林山水记》:“一色荷花,风自两岸来,红披緑偃,摇荡葳蕤,香气勃郁,冲怀罥袖,掩苒不脱。” 明 高启 《焚香》诗:“乍飘犹掩冉,将断更氤氲。”
《漢語大詞典》:翩翾
(1).轻飞貌。《文选·张华〈鹪鹩赋〉》:“育翩翾之陋体兮,无玄黄以自贵。” 刘良 注:“翩翾,小飞貌。”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紫鸞无近远,黄雀任翩翾。” 宋 王禹偁 《闻鸮》诗:“鸣鳩随乳燕,日夕巢我梁,翩翾杂鸟雀,穿屋率为常。” 清 孙枝蔚 《空城雀》诗:“还顾数黄口,高下各翩翾。”
(2).闪烁貌。 唐 沈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
(3).摇曳貌。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
(2).闪烁貌。 唐 沈佺期 《和元舍人万顷临池玩月戏为新体》:“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
(3).摇曳貌。 清 姚鼐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诗:“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
《漢語大詞典》:摇飏(摇颺)
亦作“摇扬”。 摇曳。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会圃临春风》:“蝶逢飞摇颺,燕值羽差池。” 唐 张耀 《井赋》:“青梧下映,泛珪叶以摇扬。”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此处山小而峭……皆石骨嶙峋,草木摇颺。” 梁启超 《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人之读一小説也,不知不觉之间,而眼识为之迷漾,而脑筋为之摇颺。”
分類:摇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