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揭发(揭發)  拼音:jiē fā
把事情揭露举发出来。如:「揭发阴谋」。
《國語辭典》:发扬(發揚)  拼音:fā yáng
1.宣扬、提倡。《礼记。礼器》:「德发扬,诩万物。」《宋史。卷二九一。列传。王博文》:「凡可以称奉亲之意者,皆宜优异章大,以发扬母后之功烈,则孝德昭于天下矣。」
2.焕发、飞扬的样子。《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太公之志也。」《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容貌充满,颜色发扬。」
3.引荐而登用之。《后汉书。卷三二。樊宏阴识列传。樊宏》:「发扬岩穴,宠进儒雅。」
《國語辭典》:发扬蹈厉(發揚蹈厲)  拼音:fā yáng dào lì
意气风发,精神奋勇的样子。《史记。卷二四。乐书》:「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唐。张守节。正义:「发,初也。扬,举袂也。蹈,顿足蹋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唐。权德舆〈故上柱国咸宁郡王赠太师忠武浑公神道碑。序〉:「凡王师之所以剋获都邑,元老之所以发扬蹈厉,公必居其先偏,而当其勍剧。」也作「发扬踔厉」。
《國語辭典》:发达(發達)  拼音:fā dá
1.发迹显达。元。张寿卿《红梨花》第一折:「秀才每几时能勾发达。」《元曲选外编。飞刀对箭。第一折》:「每日则著我使牛耕种,薛仁贵也,几时是我那发达的时节也呵。」
2.兴盛、进步、开展。如:「工业发达」、「经济发达」。
《漢語大詞典》:举白(舉白)
(1).举杯告尽。犹干杯。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饮酒痛釂,谓之举白。” 清 黄遵宪 《渡辽将军歌》:“酒酣举白再行酒,拔刀亲割生彘肩。”
(2).泛指饮酒或进酒。 唐 韩偓 《秋深闲兴》诗:“把钓覆棋兼举白,不离名教可颠狂。” 宋 王禹偁 《送密直温学士西京迁葬》诗:“留守开筵亲举白,故人垂泪看焚黄。”
(3).指罚酒。白,大白,用以罚酒的杯子。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文侯 饮而不尽釂, 公乘不仁 举白浮君。”文选·左思〈吴都赋〉:“里讌巷饮,飞觴举白。” 刘良 注:“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宋 苏轼 《赠孙莘老》诗:“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4).揭发;报告。《汉书·杜钦传》:“假令 丹 ( 师丹 )知而白之,此诬罔罪也;不知而白之,是背经术、惑左道也:二者皆在大辟,重於 朱博 、 孙宏 、 陈咸 所坐。 方进 终不举白。” 三国 魏 曹操 《步战令》:“诸部曲者,各自按部陈兵疏数。兵曹举白。”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白莲教》:“ 杨 急起捉其臂曰:‘客请少停,有密事举白。’”
《國語辭典》:发觉(發覺)  拼音:fā jué
1.阴谋或罪迹等被察觉。《史记。卷八。高祖本纪》:「九年,赵相贯高等事发觉,夷三族。」《儒林外史》第一三回:「查本犯未曾发觉之先,自潜迹逃往贵治。」
2.举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我们只是查不著他的实踪迹,又怕他凶暴,所以不敢发觉。」
3.发现。如:「发觉人才」、「发觉事实」。
《漢語大詞典》:按发(按發)
揭发。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二:“予领太史,尝按发其欺,免官者六人。” 宋 苏辙 《论冬温无冰札子》:“本臺按发其罪,而朝廷除 亚之 真州 ,欲令以去官免罪。”
分類:揭发
《國語辭典》:发起(發起)  拼音:fā qǐ
首先创议一事,或事件的发生。《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臣伏念方今灾害发起,弥弥滋甚,百姓空虚,不能自赡。」
《國語辭典》:发擿(發擿)  拼音:fā tì
1.揭发、举发。《后汉书。卷三八。张法滕冯度杨列传。法雄》:「善政事,好发擿奸伏。」
2.阐发。《南史。卷五二。梁宗室列传下。鄱阳忠烈王恢》:「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遗。」
《漢語大詞典》:摘发(摘發)
调拨。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又令统制官 姚公辅 、 赵銓 守 原州 ,听候中军统制 吴挺 节制,不得自为摘发。”
(1).揭示、阐明。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上:“诵《易经》,习论语春秋,略记大义,听言观论,摘发其要。”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聪明英特之士,虽摘发新理,怀抱新见,而束於教令,胥缄口结舌而不敢言。”
(2).揭发。北齐书·冯翊王润传:“及长,广慎方雅,习於吏职,至摘发隐伪,姦吏无所匿其情。” 宋 曾巩 《开封府狱空转官制》:“摘发姦欺,动而必中;弹治豪右,勇於敢为。” 明 沈榜 《宛署杂记·人物》:“ 严 俗健讼,公摘发如神,民莫敢欺,讼因以简。”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在 瑞士 时,常投画稿于日报上,摘发社会的隐病。”
《漢語大詞典》:抉摘
(1).抉择;择取。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好读古圣人书,探六籍,识大义,就中乐春秋,抉摘微旨。” 宋 沈洵 《〈韵语阳秋〉序》:“自 汉 魏 以来诗人篇咏,咸参稽抉摘,以品藻其是非。” 林纾 《译〈贼史〉序》:“ 迭更司 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作为小説,俾政府知而改之,每书必竪一义。”
(2).挑剔;揭发。 清 戴名世 《〈四书朱子大全〉序》:“近日 平湖 陆氏 、 长州 汪氏 为之抉摘其疵谬,以告於世。” 沈惟贤 《读新小说法》:“抉摘宫闈秘密,可作 唐 宋 遗事读;描摹儿女爱情,可作 齐 梁 乐府读。”
《漢語大詞典》:抉擿
挑剔;揭发。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元年:“尚书郎 乐安 廉昭 以才能得幸,好抉擿羣臣细过以求媚於上。” 胡三省 注:“抉,一决翻,挑也;擿,他歷翻,发动也。”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 惠卿 方其无事,已一一收録以备缓急之用,一旦争利,随相抉擿,不遗餘力,此犬彘之所不为,而 惠卿 为之。” 清 陈田 《明诗纪事己籤·李攀龙》:“经义寡稽,援据失当,瑕疵晓然,无庸抉擿。”
分類:挑剔揭发
《漢語大詞典》:攻发(攻發)
揭发;揭露。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故凡訐人之短,攻发人之阴私以沽直者,皆不可以言责善。”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生非护惜人也,但能攻发吾之过恶,便是吾之师。”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孰谓微生高直孙奕说:“按此説亦佳,不然,则 孔子 转似攻发人之阴私矣。”
分類:揭发揭露
《國語辭典》:明发(明發)  拼音:míng fā
1.天快亮的时候。《诗经。小雅。小宛》:「明发不寐,有怀二人。」《文选。颜延之。秋胡诗》:「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叹。」
2.公开发表。《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序》:「明发奸伏,吏端禁止。」
《國語辭典》:觉察(覺察)  拼音:jué chá
察知。《宋史。卷二六四。沈伦传》:「以伦与之同列,不能觉察,诏加切责。」
《漢語大詞典》:举案(舉案)
(1).亦作“ 举桉 ”。举起托盘以进奉食品。 唐 鲍溶 《山行经樵翁》诗:“举案馈宾客,糟浆盈陶尊。” 唐 刘禹锡 《伤往赋》:“我行其野,农民桑者,举桉来饁,亦在林下。”
(2).亦作“ 举按 ”。揭发审查。后汉书·廉范传:“ 陇西 太守 邓融 备礼謁 范 为功曹,会 融 为州所举案。” 李贤 注:“举其罪案验之。”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况国有职制,禁民越礼,颁行已久,莫能举按。”
《國語辭典》:弹劾(彈劾)  拼音:tán hé
监察机关或民意机关,对违法失职的政府官员提出控诉,以监督其行为的行动,称为「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