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握粟
见“ 握粟出卜 ”。
《漢語大詞典》:握粟出卜
《诗·小雅·小宛》:“握粟出卜,是何能穀。” 郑玄 笺:“但持粟行卜,求其胜负。”后用以指祈求神明护佑,去凶赐吉。三国志·魏志·陶谦传“ 广陵 太守 琅邪 赵昱 , 徐方 名士也,以忠直见疏”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昱 年十三,母尝病,经涉三月。 昱 惨戚消瘠,至目不交睫,握粟出卜,祈祷泣血,乡党称其孝。”亦省作“ 握粟 ”。 清 黄宗羲 《高古处府君墓表》:“有所疑者,待君而决。君亦间应握粟之求,无不奇验。”
《國語辭典》:握拳  拼音:wò quán
手指向掌心弯曲抓紧。如:「跑步时双手握拳,放在腰际,前后摆动。」
《漢語大詞典》:握奇
军阵名。古谓阵数有九,四正四奇为八阵,馀奇为握奇,乃中心奇零者,大将握之,以应赴八阵之急处。 清 钱谦益 《郑大将军生日》诗:“河鼓光芒朝北斗,握奇壁垒镇南溟。”参阅握奇经
《骈字类编》:三握
梁元帝上忠臣传表三握再吐夙奉紫庭之慈春诗秋礼早蒙丹扆之训 韩愈上宰相书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于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握其发
《漢語大詞典》:握机(握機)
(1).掌握天下的权柄。后汉书·祭祀志上:“昔在 帝尧 ,聪明密微,让与 舜 庶,后裔握机。”《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我大 齐 之握机创歷,诞命建家,接礼贰宫,考庸太室。” 吕延济 注:“握机,执天下之柄也。”
(2).同“ 握奇 ”。 唐 李靖 李卫公问对卷上:“是故握机、握奇,本无二法。”
《漢語大詞典》:握椠(握槧)
见“ 握铅抱槧 ”。
《漢語大詞典》:握铅抱椠(握鉛抱槧)
语本西京杂记卷三:“ 扬子云 好事,常怀铅提槧,从诸计吏,访殊方絶域四方之语。”铅,铅粉;椠,木简。皆书写用具。后遂以“握铅抱槧”为勤于写作、校勘的典故。 清 冯桂芬 《苏州试院记》:“ 同治 初元……勘定 苏州 ,復次第削平 常 、 镇 、 湖 、 嘉 诸郡县,千里敉安,握铅抱槧之士散之四方者,至是咸归里。”亦省作“ 握槧 ”、“ 握铅 ”。 清 曾国藩 《孙芝房侍讲〈刍论〉序》:“以世之多故,握槧之不可以苟,未及事事,而齿髮固已衰矣。”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它日残喘稍苏,校刻先人遗书毕,当再鼓握铅之气。”
《漢語大詞典》:握槊
(1).古时类似双陆的一种博戏。魏书·术艺传·范宁儿:“ 赵国 李幼序 、 洛阳 丘何奴 并工握槊。此盖 胡 戏,近入中国,云 胡 王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 唐 刘禹锡 《观博》:“初,主人执握槊之器……其制用骨,觚稜四均,鏤以朱墨,耦而合数,取应期月,视其转止,依以争道。” 清 方以智 通雅·器用十三:“握槊、长行局、波罗塞、双陆,要一类也。 后魏 李邵 曰:‘ 曹植 作长行局, 胡 王作握槊,亦双陆也。’”
(2). 唐 丹阳 公主 下嫁 薛万彻 ,嫌 薛 不聪慧,数月不与同席。 唐太宗 乃召 高祖 诸婿与 薛 握槊,故意皆负,因以佩刀赐之。公主喜与 薛 归去。见新唐书·高祖十九女传。后用为竞技获胜之典。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妾击贼:“呜呼!射雉既获,内人展坐;握槊方胜,贵主同车,技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漢語大詞典》:握算
执算筹以计数。亦指谋划。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吏执笔握算,入人室庐计其数。” 胡三省 注引 史炤 曰:“算,所以筹算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言事·算学:“户部胥吏,尽 浙 东巨奸,窟穴其间,那移上下,尽出其手,且精於握算,视官长犹木偶。” 清 黄蛟起 《西神丛语·许相公》:“是子非握算人,吾当授之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中国地质略论》:“非左操刃右握算,吾不知将何以生活之。”
《漢語大詞典》:握枢(握樞)
掌握中枢之权。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朕秉籙御天,握枢临极。” 唐 骆宾王 《又破设蒙俭露布》:“然则大人拯物,上圣乘时,法乾坤以握枢,体刚柔而建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用违其才:“本朝如 马端肃 、 杨襄毅 两太师,前后握枢秉銓,俱有称於时,真全才也。”
分類:掌握中枢
《漢語大詞典》:握镜(握鏡)
(1).执持明镜。喻帝王受天命,怀明道。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盖圣人握金镜,阐风烈。龙驩蠖屈,从道污隆。” 李善 注:“《春秋孔録法》曰:‘有人卯金刀,握天镜。’《雒书》曰:‘ 秦 失金镜。’ 郑玄 曰:‘金镜,喻明道也。’”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惟天惟大,惟 尧 则之。惟地惟厚,惟王国之。粤我皇之握镜,实乃神而乃圣。”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龙华寺》:“ 魏 籙仰天,玄符握镜。璽运会昌,龙图受命。” 唐 张说 《文舞》诗:“三宗握镜,六合涣然。帝承其祀,率礼罔愆。”
(2).泛指手握镜子。 唐 张九龄 《和秋夜望月忆韩席等诸侍郎》:“握镜慙先照,持衡愧后行。”
《漢語大詞典》:握君
如意的别名。 宋 陶谷 清异录·握君:“僧 继顒 住 五臺山 ,手执香如意,紫檀鏤成,芬馨满室。 继元 时在潜邸,以金易致。每接僧,则顶帽,具三衣,假比丘,秉此挥谈,名为握君。”
分類:如意
《分类字锦》:握纪(握纪)
上官仪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由是凝图作极握纪中天
分类:
《分类字锦》:入握
梅尧臣麈尾铭饰雕玉以为柄入君握而承言
分类:麈尾
《漢語大詞典》:握固
屈指成拳。老子:“骨弱筋柔而握固。” 魏源 正义:“握固,谓以四指握拇指也。”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人能正坐瞑目,调息握固,心定息微,则徐闭之。”《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牛黄清心丸》:“牛黄清心实中藏,痰壅神昏不语言,口眼喎斜形气盛,两手握固紧牙关。”
分類:屈指
《漢語大詞典》:三握发(三握髮)
史记·鲁周公世家:“我一沐三捉髮,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后以“三握髮”喻礼贤下士,悉心招揽人才。 唐 邵谒 《论政》诗:“贤哉三握髮,为有天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