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加委
主管机关对所属单位或群众团体推举出来的公职人员办理委任手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各下级人民政府均由上级人民政府加委并服从上级人民政府。”
《漢語大詞典》:推授
推举授官。 钮琇 觚賸·伪牍谕降“ 江 右有 翁韜 、 郭国祚 ” 清 钮蕙卜 附识:“靖海将军 施公 琅 ,题叙载功,加衔都督,推授 古北口 镇标游府。”清史稿·选举志五:“论俸推取二十人引见授官曰推授。”
分類:推举
《漢語大詞典》:匣上
清 代两 淮 盐商把公帐放在匣里,推举数人共同保管,叫公匣。因谓盐务组织里为匣上。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在家无聊,因运司 荀老先生 是京师旧交,特到 扬州 来望他一望,承他情荐在匣上,送了几百两银子。”
《漢語大詞典》:扬举(揚舉)
(1).推举,选拔。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 尧 復使岳扬举仄陋,然后荐 舜 。”
(2).提高,升华。《人民日报》1982.3.11:“我们需要的是崇高的悲,在艺术上起扬举作用的悲,从而给人一种激发斗志、感人肺腑的精神力量。”
《漢語大詞典》:架累
谓抬举,推举。《宋书·王微传》:“由来有此数条,二三诸贤,因復架累,致之高尘,咏之清壑。瓦砾有资,不敢轻厠金银也。”
分類:抬举推举
《漢語大詞典》:执行主席(執行主席)
开会时由主席团在成员中推举的轮流主持会议的人。《人民日报》1986.3.25:“今天的会议通过了执行主席分组名单。”
《國語辭典》:推贤让能(推賢讓能)  拼音:tuī xián ràng néng
推荐贤才,让位于能者。《书经。周官》:「推贤让能,庶官乃和。」《晋书。卷四一。刘寔传》:「在朝之士相让于上,草庐之人咸皆化之,推贤让能之风从此生矣。」也作「推贤逊能」。
《漢語大詞典》:推育
推举培养。管子·四称:“循其祖德,辩其顺逆,推育贤人,谗慝不作。”
分類:推举培养
《国语辞典》:搜扬仄陋(搜扬仄陋)  拼音:sōu yáng zè lòu
搜寻和推举身分卑微的贤者。《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先王身下白屋,搜扬仄陋,使山无扶苏之才,野无伐檀之咏。」也作「搜扬侧陋」。
《国语辞典》:搜扬侧陋(搜扬侧陋)  拼音:sōu yáng cè lòu
搜寻和推举身分卑微的贤者。三国魏。曹植〈文帝诔〉:「思良股肱,嘉昔伊、吕,搜扬侧陋,举汤代禹。」《晋书。卷三四。羊祜传》:「搜扬侧陋,亦台辅之宿心也。」也作「搜扬仄陋」。
《国语辞典》:举荐征辟(举荐征辟)  拼音:jǔ jiàn zhēng pì
推举与徵聘。为旧时任用官员的一种制度。《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话说自汉以前,人才只是举荐征辟,故有贤良方正茂才异等之名。」
《国语辞典》:荐贤举能(荐贤举能)  拼音:jiàn xián jǔ néng
推举才德兼备的人。如:「举办选举就是要荐贤举能。」
《国语辞典》:荐贤任能(荐贤任能)  拼音:jiàn xián rèn néng
推举任用才德兼备的人。如:「老前辈当荐贤任能,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
《国语辞典》: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  拼音:zhōng huá mín guó kāi guó jì niàn rì
西元一九一一年武昌起义成功,国父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并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在南京就职。因此,定每年的此日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日」。
《国语辞典》:推贤进士(推贤进士)  拼音:tuī xián jìn shì
推举贤人,引进学者。唐。姚崇〈答张九龄书〉:「近蒙奖擢,倍励驽庸,每以推贤进士为务,欲使公卿大夫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