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应接(應接)  拼音:yìng jiē
1.应酬交际。《后汉书。卷二四。马援传》:「客卿幼而歧嶷,年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唐。杜甫〈暇日小园散病将种秋菜督勒耕牛兼书触目〉诗:「老病忘拘束,应接丧精神。」
2.接应、支援。《后汉书。卷七三。刘虞传》:「旧幽部应接荒外,资费甚广,岁常割青、冀赋调二亿有馀以给足之。」
3.彼此相呼应。唐。欧阳询《书法。应接》:「两点者如小八,自相应接。」
《國語辭典》:主客  拼音:zhǔ kè
1.主持接待宾客的人。宋《二程语录》卷一六:「程子葬父,使周恭叔主客。」
2.主人和宾客。如:「主客尽欢」。唐。杜甫〈遣怀〉诗:「舟车半天下,主客多欢娱。」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彼称我为主人,我称彼为客户,主客原是对待之义,我何贵而彼何贱乎?」
3.主要的客人。如:「他是今天的主客。」
4.职官名。掌管接待外国使节的事,至清末废。《史记。卷一二六。滑稽传。淳于髡传》:「乃罢长夜人饮,以髡为诸侯主客。」
《漢語大詞典》:开径(開逕)
亦作“ 开径 ”。
(1).开辟路径。宋书·谢灵运传:“尝自 始寧 南山伐木开逕,直至 临海 ,从者数百人。”
(2).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唯开 蒋 生逕,永怀 求 羊 踪。” 李善 注引三辅决录:“ 蒋詡 ,字 元卿 ,隐於 杜陵 。舍中三逕,惟 羊仲 、 求仲 从之游。二 仲 皆挫廉逃名。”后以“开逕”指只接待少数高人雅士,决不与官场的俗人来往。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陶潜〈田居〉》:“素心正如此,开逕望三益。”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杂记下·闺秀诗》:“ 蒋侯 已拟长开径, 李广 无端又出山。”参见“ 三径 ”。
《國語辭典》:三径(三徑)  拼音:sān jìng
汉蒋诩辞官不仕,隐于杜陵,闭门不出,舍中竹下三径,只有羊仲与求仲出入。典出晋。赵岐《三辅决录》卷一。后以三径比喻隐士居处。《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唐。孟浩然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诗:「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国语辞典》:不接  拼音:bù jiē
1.不加接受。如:「不合法的生意订单,我们不接。」
2.无可接待。《文选。韦曜。博奕论》:「人事旷而不脩,宾旅阙而不接。」
3.不得接续。《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二首之一》:「形影旷不接,所托声与音。」《三国演义》第三二回:「方今粮草不接,搬运劳苦。」
4.不相同俦。《文选。刘孝标。辩命论》:「薰莸不同器,枭鸾不接翼。」
5.不加接听。如:「那电话响个不停,为何你们都不接一下呢?」
《國語辭典》:礼意(禮意)  拼音:lǐ yì
1.礼经的意义。《庄子。大宗师》:「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二人相视而笑曰:『是恶知礼意。』」《书经。周官》唐。孔颖达。正义:「或据礼文,或取礼意,虽言有小异,义皆不殊。」
2.以礼表示敬意。《汉书。卷七一。隽不疑传》:「胜之知不庸非庸人,敬纳其戒,深接以礼意,问当世所施行。」《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州吁见陈侯礼意殷勤,不胜之喜。」
《國語辭典》:见客(見客)  拼音:jiàn kè
出面接待宾客。《文明小史》第五七回:「看看过了一个礼拜,制台也能见客了,冲天炮才能够脱身出外。」
分類:接待来宾
《國語辭典》:客馆(客館)  拼音:kè guǎn
招待宾客休息、居住的房舍。《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水浒传》第一九回:「众头领送晁盖等众人关下客馆内安歇,自有来的人服侍。」
《國語辭典》:行窝(行窩)  拼音:xíng wō
1.宋人模仿邵雍居处安乐窝所建造的房子,以作为接待邵雍的地方。《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邵雍传》:「好事者别作屋如雍所居,以候其至,名曰:『行窝』。」
2.可暂时住下的安适住所。元。张养浩〈新水令。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套。七弟兄〉曲:「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八出:「你道是花果山是祖居,铁鎈峰是我的行窝。」
《國語辭典》:馆舍(館舍)  拼音:guǎn shè
1.屋舍的通称。《后汉书。卷四九。仲长统传》:「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
2.招待客人居住的地方。《三国演义》第七三回:「差官起造宫庭,又置馆舍,自成都至白水,共建四百馀处馆舍亭邮。」
《國語辭典》:贡院(貢院)  拼音:gòng yuàn
科举时代举行会试、乡试的场所。《儒林外史》第二回:「那时弟吓了一跳,通身冷汗,醒转来,拿笔在手,不知不觉写了出来,可见贡院里鬼神是有的。」
《國語辭典》:待客  拼音:dài kè
招待、款待客人。《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吾近日气疾作,实不能行,可令二子为主待客。」
《國語辭典》:候馆(候館)  拼音:hòu guǎn
1.供瞭望的小楼。《周礼。地官。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2.供旅客临时居留、等候消息的馆舍。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词:「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國語辭典》:知客  拼音:zhī kè
1.寺庙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僧人。《水浒传》第六回:「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
2.旧时婚丧喜庆中负责招待宾客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不一会,继之请的几位知客,都衣冠到了。」也称为「知宾」。
《漢語大詞典》:知宾(知賓)
犹知客。《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合家掛孝,受弔念经,请知宾管事,请秀才襄礼。”京剧《将相和》第四场:“明日我府宴请 廉 老将军 ,敢烦作一知宾,替我分神周旋,俾使满筵增辉。”参见“ 知客 ”。
《漢語大詞典》:解榻
东汉 陈蕃 任 豫章 太守时,不接待宾客,只有 南州 高士 徐稺 来时特设一榻, 徐稺 走后即悬挂起来。又任 乐安 太守时,亦曾为郡人 周璆 “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事见后汉书·徐稺传,又《陈蕃传》。后以“解榻”为热情接待宾客或礼贤下士之典。 唐 白居易 《叙法书情四十韵上宣歙崔中丞》:“好风迎解榻,美景待搴帷。” 宋 王禹偁 《神童刘少逸与时贤联句诗序》:“一日 潘生 与之偕行,惠然肯顾,因解榻以延之。” 清 归庄 《哭张十翰林四十六韵》:“开樽虽 北海 ,解榻必 南州 。”
《國語辭典》:宾礼(賓禮)  拼音:bīn lǐ
1.古代五礼之一。为国际间的一种礼节。《周礼。大宗伯》:「以恤礼哀寇乱,以宾礼亲邦国。」《清史稿。卷一一四。职官志一》:「主客掌宾礼。凡蕃使朝贡,馆饩赐予,辨其贡道远迩、贡使多寡、贡物丰约以定。」
2.以宾客之礼相待。《三国志。卷二三。魏书。和常杨杜赵裴传。裴潜》:「裴潜字文行,河东闻喜人也。避乱荆州,刘表待以宾礼。」晋。陆机〈辩亡论〉:「宾礼名贤而张昭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
《國語辭典》:五礼(五禮)  拼音:wǔ lǐ
1.古代吉、嘉、宾、军、凶五种礼仪。《周礼。春官。小宗伯》:「掌五礼之禁令与其用等。」郑玄注引郑司农曰:「五礼,吉、凶、军、宾、嘉。」《隋书。卷六。礼仪志一》:「周公救乱,弘制斯文,以吉礼敬鬼神,以凶礼哀邦国,以宾礼亲宾客,以军礼诛不虔,以嘉礼合姻好,谓之五礼。」
2.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的礼。《书经。皋陶谟》:「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汉。孔安国。传:「天次秩有礼,当用我公侯伯子男五等之礼以接之使有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