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贬黜(貶黜)  拼音:biǎn chù
贬官革职。《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永光中,代于定国为丞相。贬黜十年之间,遂继父相位,封侯故国,荣当世焉。」《后汉书。卷二八上。冯衍传》:「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馀至贬黜。」
《國語辭典》:架空  拼音:jià kōng
1.房屋、栈、桥等下面用柱子支撑而离开地面。唐。太宗置酒坐飞阁诗:「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宋。陆游 明州诗:「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
2.比喻凭空捏造,没有事实根据。《西游记》第四○回:「那泼物,有认得你的在这里哩!莫要只管架空捣鬼,说谎哄人。」
3.比喻暗中受到排挤而失去实权。如:「这次人事的变动,好多明升暗降的主管都被架空了。」
《國語辭典》:摈弃(擯棄)  拼音:bìn qì
排斥、遗弃。汉。刘向《列女传。卷六。齐孤逐女》:「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我因自小务外,亲戚中都以我为不肖,摈弃不纳。」
《漢語大詞典》:斥远(斥遠)
排斥疏远。《汉书·郊祀志下》:“斥远方士之虚语,游心帝王之术。”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六国》:“ 怀王 佞臣 上官 、 子兰 斥远忠臣, 屈原 作《离骚》之赋。”《三国·魏志·齐王芳传》:“季末闇主,不知损益,斥远君子,引近小人。”
分類:排斥疏远
《國語辭典》:排摈(排擯)  拼音:pái bìn
排斥摈弃。《史记。卷一一二。主父偃传》:「齐诸儒生相与排摈,不容于齐。」
分類:排斥摈弃
《漢語大詞典》:远斥(遠斥)
疏远排斥。《水浒后传》第二二回:“陛下新登宝位,宜信任贤良,远斥奸佞,庶使宗社危而復安。”《水浒后传》第三七回:“陛下还朝,宜远斥和议之臣。”
分類:疏远排斥
《國語辭典》:贬斥(貶斥)  拼音:biǎn chì
1.古时官吏遭贬谪斥逐。《后汉书。卷六五。皇甫张段列传。皇甫规》:「凡诸宿猾、酒徒、戏客,皆耳纳邪声,口出谄言,甘心逸游,唱造不义。亦宜贬斥,以惩不轨。」唐。柳宗元〈对贺者〉:「凡吾之贬斥,幸矣。」
2.斥责、非议,并给予不好的评价。如:「由于工程施工不当,使得监工遭到贬斥。」
《漢語大詞典》:斥绝(斥絶)
(1).互相排斥隔绝。史记·天官书:“尾为九子,曰君臣;斥絶,不和。”
(2).斥责,拒绝。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折:“ 英吉利 海外小国…… 乾隆 年间,曾欲仿照 俄罗斯 例,在京立学, 高宗纯皇帝 深烛其奸,严旨斥絶。”
《漢語大詞典》:疏斥
亦作“疎斥”。 疏远排斥。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 明帝 时,众役并兴,戚属疏斥。”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夫 灌夫 之灭族, 陈遵 之遇害, 季布 之疏斥, 子建 之免退, 徐邈 之禁言,皆是物也。”新唐书·柳冕传:“自以久疏斥,又性躁狷,不能无恨。”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安边》:“阳为尊崇之名,阴寓疎斥之计。”《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彼耽於声色,将怠弃政事,疎斥忠良。”
分類:疏远排斥
《漢語大詞典》:排抑
(1).排斥贬抑。《魏书·广阳王渊传》:“ 定襄 陵庙之至重, 平城 守国之要镇,若计此而论,功亦何负於 秦 楚 ?但以嫉臣之故,便欲望风排抑。”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 魏收 以 元氏 出於边裔,见侮诸华,遂高自标举,比 桑乾 为 姬 汉 之国;曲加排抑,同 建鄴 於蛮貊之邦。” 明 黄绾 《明道编》卷一:“凡与其意不合者,輒不论其贤、其是、其诚,概加毁訕排抑而卑小之。”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家戒下:“ 子路 不知是何等人, 曾子 畏他; 宋 儒却为要尊 曾子 ,苦苦排抑他。”
(2).排遣克制。太平广记卷一五二引 唐 无名氏《德璘传》:“有渔人语 德璘 曰:‘向者贾客巨舟,已全家殁於 洞庭 耳。’ 德璘 大骇,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抑。”
《國語辭典》:摈落(擯落)  拼音:bìn luò
排除,废弃不用。南朝宋。谢灵运〈昙隆法师诔序〉:「慨然有摈落荣华,兼济物我之志。」《太平广记。卷六二。秦时妇人》:「僧曰:『我事佛。佛须摈落形骸,故尔。』」
《國語辭典》:排诋(排詆)  拼音:pái dǐ
排斥诋毁。《北史。卷七三。列传。元谐》:「谐拜宁州刺史,颇有威惠。然性刚愎,好排诋,不能取媚于左右。」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至有立论排诋,以为非公作者,识真之难如此哉!」
分類:排斥诋毁
《漢語大詞典》:排沮
排斥抑制。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 明 薛蕙 《从军行》:“赏格多排沮,谤书仍负累。”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
分類:排斥抑制
《漢語大詞典》:排抵
(1).犹排挤。周书·乐运传:“ 运 常愿处一諫官,从容讽议,而性訐直,为人所排抵,遂不被任用。”朱子语类卷一三一:“ 魏公 既还,絶不言前功,欲以安 赵公 与共国事也。而二公门下士互相排抵。”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青蝇见排抵。”
(2).排斥抵制。 龚振黄 《青岛潮》第十五章:“ 上海 商学各界,因排抵 日 货,大为 日 侨所忌。”
《漢語大詞典》:摈抑(擯抑)
排斥贬抑。 唐 刘知几 史通·模拟:“ 譙周 撰《古史考》,思欲摈抑 马 《记》,师放 孔 《经》。”旧唐书·陆贽传:“用之而不当功过,则姦妄宠荣而忠实摈抑。”
分類:排斥贬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