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部帑
清 代称中央各部所掌握的库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九:“且拨解军餉及部帑,不下二千餘万。”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一:“今奏借官款,勿论内帑,勿论部帑,责任均由 顺天府 一人担负。”
分類:中央掌握
《漢語大詞典》:操总(操總)
掌握要领。 宋 苏舜钦 《论西事状》:“其言泛杂,无所操总,又陈烂使人耳厌其闻而笑忽之。”
《漢語大詞典》:鹘握(鶻握)
柳宗元 《鹘说》:“冬日之夕,是鶻也,必取鸟之盈握者完而致之,以燠其爪掌,左右而易之。旦则执而上浮图之跂焉,纵之。”后因以“鶻握”比喻在人掌握之中,处境危殆。 宋 梅尧臣 《宣州杂诗》之十四:“犹胜居鶻握,忧惧得生还。”
《國語辭典》:例题(例題)  拼音:lì tí
根据原则所举的问题而加以解释,以做为原则的具体说明。如:「举例题说明,使理论更容易了解。」
《漢語大詞典》:律手
掌握格律的能手。
《漢語大詞典》:领握(領握)
领会并掌握。 晋 王该 《日烛》:“今则 支子 特秀,领握玄标,大业冲粹,神风清肃。”
分類:领会掌握
《漢語大詞典》:又红又专(又紅又專)
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邓小平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做出了成绩……这样的队伍,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漢語大詞典》:预备队(預備隊)
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田汉 《卢沟桥》第二幕:“第三排为预备队,位置于本桥右侧通 宛平 西门之阵地。” 毛泽东 《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 葫 锦 援敌进得较快,则你们应准备以总预备队加入四纵、十一纵方面歼灭该敌一部,首先停止该敌之前进。” 碧野 《我们的力量是无敌的》:“正在这个时候,团长 高陵 派来了两支强大的援兵--第三营的一个连和第一营的预备队。”
《國語辭典》:制海权(制海權)  拼音:zhì hǎi quán
海军兵力在一定时间、一定海域内所掌握的控制权。
《国语辞典》:英雄入彀  拼音:yīng xióng rù gòu
天下英雄皆入掌握之中。语本五代汉。王定保《唐摭言。卷一。述进士上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后比喻网罗与掌握人才。
《國語辭典》:制空权(制空權)  拼音:zhì kōng quán
空军兵力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所掌握的控制权。
《國語辭典》:助产士(助產士)  拼音:zhù chǎn shì
受过专业训练,持有助产士执照,从事接生工作的人。
《國語辭典》:知高识低(知高識低)  拼音:zhī gāo shì dī
应对进退,懂得人情世故。《二刻拍案惊奇》卷六:「金生是个聪明的人。在他门下,知高识低,温和待人。」《隋唐演义》第三○回:「你小小年纪,倒知高识低,晓得事务。」
《國語辭典》:斟酌损益(斟酌損益)  拼音:zhēn zhuó sǔn yì
酌量事理,择善而定。《文选。诸葛亮。出师表》:「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漢語大詞典》:执势(執勢)
谓掌握权势。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
分類:掌握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