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捕诛(捕誅)
捕捉杀戮。《汉书·王莽传下》:“抑强督姦,捕诛盗贼,义之节也。”
分類:捕捉杀戮
《國語辭典》:猎食(獵食)  拼音:liè shí
猎取食物。比喻谋生。《聊斋志异。卷一。画皮》:「生以其言异,颇疑女。转思明明丽人,何至为妖!意道士借魇禳以猎食者。」
《漢語大詞典》:弋罗(弋羅)
矢缴和罗网。猎取禽兽的工具。亦指用弋罗捕捉鸟兽。 唐 白居易 《赠诸少年》诗:“老惭退马霑芻秣,高喜归鸿脱弋罗。” 唐 陆龟蒙 《禽暴》:“ 江 之南不能弋罗,常药而得之。”太平广记卷三五○引 宋 李孜 《纂异记·浮梁张令》:“店嫗曰:‘今五坊弋罗之辈,横行关内,此其流也,不可与竞。’”
《漢語大詞典》:禽讨(禽討)
捕捉诛戮。汉书·王尊传:“﹝ 长安 宿豪大猾﹞皆通邪结党,挟养姦轨,上干王法,下乱吏治,并兼役使,侵渔小民,为百姓豺狼。更数二千石,二十年莫能禽讨, 尊 以正法案诛,皆伏其辜。”后汉书·周举传:“宜密严勑州郡,察彊宗大姦,以时禽讨。”《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非 大舜 、 周公 、 朱虚 、 博陆 ,则不能流放禽讨,安危定倾。”
分類:捕捉诛戮
《國語辭典》:捕生  拼音:bǔ shēng
捕捉野生动物。如:「为了放生而捕生,那是杀生而不是放生。」《新五代史。卷二。梁太祖本纪下》:「五月丁亥,德音降死罪已下囚。罢役徒,禁屠及捕生。」
《漢語大詞典》:鱼簖(魚籪)
插在水里,阻挡鱼类,以便捕捉的竹栅栏。
《漢語大詞典》:勾神
迷信传说中捕捉生人灵魂的神祇。 清 袁枚 新齐谐·卖浆者儿:“子曰:‘我非汝子,我是城隍司之勾神,今日与伙伴数人至 张 家勾取 张氏 妇魂。因其家延请五圣在堂,未便进内。’”
《漢語大詞典》:机网(機網)
捕捉禽兽的装置。比喻害人的圈套。《后汉书·寇恂传》:“刺史 张敬 好为諂諛,张设机网,復令陛下兴靁电之怒。”
《國語辭典》:围捕(圍捕)  拼音:wéi bǔ
对于据隅顽抗或以自杀为威胁的人犯,以及隐匿的要犯,事先加以妥善的布署,再调派较多之警力,将其四周包围而逮捕。
分類:包围捕捉
《漢語大詞典》:寻捉(尋捉)
寻找;跟踪捕捉。《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菩萨品变文》:“六根门里常寻捉,此个名为真道场。” 宋 苏舜钦 《永叔石月屏图》诗:“ 嫦娥 惊推轮,下天自寻捉。”
《國語辭典》:机辟(機辟)  拼音:jī bì
弓弩或捕捉鸟兽的器具。《墨子。非儒下》:「盗贼将作,若机辟将发也。」《庄子。逍遥游》:「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也作「机臂」。
《國語辭典》:捕食  拼音:bǔ shí
捕捉动物食用。如:「鸟儿捕食小虫。」
《漢語大詞典》:擒执(擒執)
捕捉捆绑。隋书·文学传·王頍:“不能坐受擒执,以成竖子名也。”旧唐书·武宗纪:“其诸道进军,并不得焚烧庐舍,发掘坟墓,擒执百姓以为俘囚。”
分類:捕捉捆绑
《漢語大詞典》:赭污(赭汙)
汉书·张敞传:“ 长安 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上以问 敞 , 敞 以为可禁。 敞 既视事,求问 长安 父老,偷盗酋长数人,居皆温厚,出从童骑,閭里以为长者。 敞 皆召见责问,因貰其罪,把其宿负,令致诸偷以自赎。偷长曰:‘今一旦召诣府,恐诸偷惊骇,愿一切受署。’ 敞 皆以为吏,遣归休。置酒,小偷悉来贺,且饮醉,偷长以赭污其衣裾。吏坐里閭閲出者,污赭輒收缚之,一旦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或一人百餘发,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后以“赭污”指捕捉盗贼的权术。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不待赭污之权,而姦渠必翦。”
《漢語大詞典》:罦罝
泛指捕捉鸟兽的网。后汉书·马融传:“罦罝罗羉,弥纶阬泽,皐牢陵山。” 李贤 注:“罦,雉网也;罝,兔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