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捉襟见肘(捉襟見肘)  拼音:zhuō jīn xiàn zhǒu
形容人衣衫破败。参见「捉襟肘见」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四回:「摊上坐了一人,生得眉清目秀,年纪约有四十上下,穿了一件捉襟见肘的夏布长衫。」比喻生活极为穷困,或是无法顾及整体,照顾不周的窘态。唐。李商隐 上尚书范阳公第三启:「捉襟见肘,免类于前哲;裂裳裹踵,无取于昔人。」
《漢語大詞典》:捉襟露肘
同“ 捉衿见肘 ”。 清 薛雪 一瓢诗话:“分题拈韵,诗家之厄也……一遭牵合,未免捉襟露肘。” 吴晗 《闻一多先生传》:“一家八口,无法过日子。两夫妇捉襟露肘,儿女啼饥号寒。”
《國語辭典》:捉襟肘见(捉襟肘見)  拼音:zhuō jīn zhǒu xiàn
拉整一下衣襟就看见手肘。语本《庄子。让王》:「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比喻衣衫破败,生活极为穷困,或是无法顾及整体,照顾不周的窘态。《歧路灯》第七七回:「只为一向窘迫,捉襟肘见,便东涂西抹不来,所以诸事胆怯。」也作「振襟肘见」、「捉襟见肘」。
《国语辞典》:捉冷眼  拼音:zhuō lěng yǎn
趁别人没看见的机会。《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钟明有心,捉个冷眼取来藏于袖中。」
分类:看见机会
《國語辭典》:捉脉(捉脈)  拼音:zhuō mài
堪舆家根据地形寻找龙脉。
《國語辭典》:捉盲盲  拼音:zhuō máng máng
一人蒙住眼睛,摸索捉他身边来回躲避的人的游戏。《海上花列传》第五一回:「只见十来个梨花院落的女孩儿在这院子里空地上相与扑交打滚,踢鞬子,捉盲盲,顽耍得没个清头。」也称为「捉迷藏」。
《分类字锦》:捉蒲葵扇
晋书谢安传安少有盛名时多爱慕乡人有罢中宿县者还诣安安问其归资荅曰有蒲葵扇五万安乃取其中者捉之京师士庶竞市价增𢾗倍
分类:风流
《漢語大詞典》:捉掐
亦作“ 捉狭 ”。 刁钻;捉弄。《西游记》第三二回:“你罢软的老和尚,捉掐的弼马温,面弱的 沙和尚 !他都在那里自在,捉弄我 老猪 来蹌路!”《花月痕》第五十回:“捉狭鬼,不是英雄,算我上你当罢。”《花城》1981年第5期:“常常可以相互挖苦、捉狭或打闹的老同学,恭维,是不可能的。”
分類:刁钻捉弄
《漢語大詞典》:捉身
把握身体。古今小说·杨谦之客舫遇侠僧:“这个恶物,如茶盘大,看不甚明白,望着 杨公 扑将来…… 杨公 惊得捉身不住。”《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看这妇人,日里也骚托托的,做妖撒妖,捉身不住。”
分類:把握身体
《國語辭典》:捉生替死  拼音:zhuō shēng tì sǐ
捉拿无辜的人代受死刑。元。王仲文《救孝子》第三折:「官人每枉请著皇家禄,都只是捉生替死,屈陷无辜。」《西游记》第一二回:「这正是山崩地裂有人见,捉生替死却难逢。」
《國語辭典》:捉事人  拼音:zhuō shì rén
捉拿罪犯、盗贼的差役。《警世通言。卷八。崔待诏生死冤家》:「当下喝赐钱酒,赏犒捉事人。」也称为「捉事使臣」。
分類:捕役
《分类字锦》:捉以挥揖(捉以挥揖)
陆龟蒙即席探得麈尾赋上人乃摄艾衲而精爽捉犀柄以挥揖上人一作道林
分类:麈尾
《國語辭典》:捉风捕影(捉風捕影)  拼音:zhuō fēng bǔ yǐng
比喻事情无事实根据,凭空揣测。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如是我闻四》:「是事如捉风捕影,杳无实證,又不可刑求。断离断合,皆难保不误。」
《國語辭典》:捉影捕风(捉影捕風)  拼音:zhuō yǐng bǔ fēng
1.比喻事情毫无结果,徒劳无功。《西游记》第二五回:「这泼猴枉自也拿他不住;就拿住他,也似抟砂弄汞,捉影捕风。」
2.比喻事情无事实根据,凭空揣测。如:「许多小道消息,都是捉影捕风。」
《漢語大詞典》:捉翻
绊倒抓住。《水浒传》第三二回:“树林里铜铃响,走出十四五个伏路小嘍囉来,发声喊,把 宋江 捉翻,一条麻索缚了,夺了朴刀、包裹,吹起火把,将 宋江 解上山来。”
分類:绊倒抓住
《漢語大詞典》:捉鹅头(捉鵝頭)
故意寻人过失,乘机敲诈勒索。 清 李玉 《一捧雪·遣逻》:“混名番子手,专会捉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