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摭赖(摭賴)
挑剔诬赖。《元代白话碑集录·林县宝严寺圣旨碑》:“中间或有不兰奚及姦细人等,本处官司自合审问来歷,无得因而将僧众摭赖。”
分類:挑剔诬赖
《國語辭典》:找碴儿(找碴兒)  拼音:zhǎo chá ér
找麻烦、制造事端。《续孽海花》第五五回:「这是因他的意气飞扬,受了政府中的忌视,所以找个碴儿就轰出去了。」也作「找麻烦」、「找事」。
《國語辭典》:无懈可击(無懈可擊)  拼音:wú xiè kě jí
没有任何缺点可让人攻击。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一篇诗祇立一意,起手、中间、收结互相照应,方得无懈可击。」也作「无瑕可击」。
《漢語大詞典》:碎过(碎過)
说话唠叨且爱挑剔。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公公婆婆嘴头儿碎过,他誖晦着心,光説人家的错。”
分類:唠叨挑剔
《漢語大詞典》:挑挑剔剔
仔细而慎重地或显然存心挑剔地挑选。例如:挑挑剔剔、磨磨蹭蹭,不是对女人直截了当表示爱情的男人样子。
《國語辭典》:挑食  拼音:tiāo shí
对食物很挑剔。也称为「挑嘴」。
《漢語大詞典》:挑毛剔刺
挑刺儿;挑剔
什么东西一到她手,总是挑毛剔刺不是嫌花样不好,就是嫌颜色不对心思
《國語辭典》:挑么挑六  拼音:tiāo yāo tiāo liù
刁难、挑剔。《红楼梦》第五八回:「这一点子猴崽子,挑么挑六,咸嘴淡舌,咬群的骡子似的。」
分類:挑剔差错
《國語辭典》:挑饬(挑飭)  拼音:tiāo chì
挑剔,饬责过苛。《红楼梦》第九七回:「明日就是上好的日子,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罢,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饬就是了。」
分類:挑剔责备
《漢語大詞典》:讨是寻非(討是尋非)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明 无名氏 《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国语辞典》:寻瑕索瘢(寻瑕索瘢)  拼音:xún xiá suǒ bān
挑剔别人的缺点或过失。《孽海花》第十七回:「阿福尚在那里寻瑕索瘢,风言醋语,所以连通信的人都没有,只好肚里叫苦罢了。」
《國語辭典》:咬字眼儿(咬字眼兒)  拼音:yǎo zì yǎn ér
挑他人言语措辞的毛病。如:「他这个人的缺点就是喜欢咬字眼儿。」
《漢語大詞典》:嫌好道歉
说好道坏。谓挑剔苛求。《水浒传》第一○三回:“ 张世开 嫌好道歉,非打即駡。”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当初贫困之日,低门扳高,求之不得;如今掘藏发跡了,反嫌好道歉起来。”亦作“ 嫌好道恶 ”。儒林外史第五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説作蹋了他的院子。”
《國語辭典》:洗垢求瘢  拼音:xǐ gòu qiú bān
语本《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赵壹传》:「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指洗掉污垢后,仍寻求瑕疵。比喻故意挑剔他人的过失或缺点。金。刘祁《归潜志》卷九:「张承旨行简知贡举,惟以格律痛绳之,洗垢求瘢,苛甚。」也作「洗垢寻痕」、「洗垢索瘢」。
《國語辭典》:挟细拿粗(挾細拿粗)  拼音:xié xì ná cū
比喻寻是非、找麻烦。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三折:「倚仗著恶党凶徒,害良民肆生淫欲,谁敢向他行挟细拿粗,逞刁顽。」也作「拿粗挟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