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告命
(1).请命。易·泰:“﹝象曰﹞城復於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高亨 注:“邑人请命不要用兵。”
(2).犹天书。上天垂告下民的文书。《三国志·魏志·张臶传》:“ 张掖郡 玄川溢涌,激波奋荡,宝石负图,状像灵龟,宅于川西,嶷然磐峙,仓质素章,麟凤龙马,焕炳成形,文字告命,粲然著明。”
(3).帝王的诏令。 宋 苏轼 《表忠观碑》:“独 吴越 不待告命,封府库,籍郡县,请吏於朝。”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徽宗 曰:朕欲教习书法,告命使能者书之。”
(4).特指告身,授官之符。 宋 岳飞 《辞建节第四札》:“敢望圣慈察臣之愚,实非矫饰。所有告命见在 鄂州 军资库寄纳,伏乞特赐追还,以安愚分。”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内外官闕,取尝试有效者随科授职。所赐告命,仍具举主姓名。”
《國語辭典》:引线(引線)  拼音:yǐn xiàn
1.缝衣针。
2.从中引导媒介的人。《文明小史》第二一回:「原来木仙当过几年阔幕友,很认得几省的督抚,清抱合官场来往,尽是他从中做引线的。」《孽海花》第九回:「今听见会说中国语,这是绝好的引线了。」
3.替人拉拢、介绍。《醒世姻缘传》第四回:「也还要晚生与他引引线,扯扯牵儿。」
4.内线、眼线。《野叟曝言》第三六回:「若不是盗贼引线,就是撞钟太岁,只严审他,便知端的。」
5.引火线、导火线。
《漢語大詞典》:告匿
秦 法律名。指告奸与匿奸。史记·商君列传:“不告姦者腰斩,告姦者与斩敌同赏;匿姦者与降敌同罚。” 宋 秦观 《法律策上》:“ 魏文侯 之师 李悝 ,论次诸国之法,著为《法经》,其徒 商鞅 用以相 秦 ,始作牧司连坐告匿之法,而辅以詆欺文致细微之事。”
分類:法律指告
《国语辞典》:悬车致仕(悬车致仕)  拼音:xuán jū zhì shì
比喻指告老引退,辞官归里。汉。班固《白虎通道德论。卷四。致仕》:「臣七十悬车致仕者,臣以执事趋走为职,七十阳道极,耳目不聪明,跂踦之属,是以退去避贤者。」也作「悬车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