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遮道  拼音:zhē dào
挡在道路中间。《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三国演义》第六回:「始皇巡狩至华阴,有人持玺遮道,与从者曰:『持此还祖龙。』言讫不见。」
分類:拦路
《漢語大詞典》:截道
(1).拦路。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后时彼国大旷野中有恶师子,截道杀人,断絶王路。”
(2).拦路打劫。 梁斌 《播火记》三九:“ 春兰 听那声音好耳熟,她大声喊起来:‘截道啦!有贼哟!’”
分類:拦路打劫
《國語辭典》:截路  拼音:jié lù
拦路。《三国演义》第七回:「前者刘表截路,乃吾兄本初之谋也。」
分類:拦路
《漢語大詞典》:阑道(闌道)
(1).旧时书籍、笺纸等四周的框线。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应搜访到法书,多係青阑道,绢衬背。 唐 名士多於阑道前后题跋。令 庄宗古 裁去上下阑道,拣高格者,随法书进呈,取旨拣用。”
(2).拦路;挡路。 唐 裴铏 《传奇·薛昭》:“有客 田山叟 者,或云数百岁,时来 平陆 ,正与 昭 洽,乃齎酒阑道而饮饯之。”
《漢語大詞典》:距路
拦路。距,通“ 拒 ”。管子·大匡:“ 鲍叔 乃誓曰:‘事之济也,听我令;事之不济也,免公子者为上,死者为下,吾以五乘之实距路。’”
分類:拦路
《國語辭典》:要路  拼音:yào lù
1.必经的道路。《北史。卷四三。李崇传》:「崇乃村置一楼,楼悬一鼓,盗发之处,双槌乱击。四面诸村,闻鼓皆守要路。」
2.显重的地位。《旧唐书。卷七四。崔仁师传》:「丈夫当先据要路以制人,岂能默默受制于人也。」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
《國語辭典》:遮说(遮說)  拼音:zhě shuo
用文辞掩饰过失。如:「你不必用年少无知的理由来遮说他所犯下的错误。」
《漢語大詞典》:讨关(討關)
求关卡或拦路者让路放行。常用贿赂的方式。 清 蒋士铨 《空谷香·哄笺》:“烂熟河边扯縴路, 扬州 一直到 张湾 ,黄旗高挂将人駡,带货全凭替讨关。”
《國語辭典》:拦路虎(攔路虎)  拼音:lán lù hǔ
1.拦路抢劫的匪徒。元。施惠《幽闺记》第九出:「倚山为寨,号为拦路虎。金银财宝,劫来如粪土。」《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温是将门之子,绰号拦路虎,大王曾知否?」也作「拦街虎」。
2.比喻阻碍前进的人或事物。如:「小李,帮个忙,别做拦路虎。」、「数学一直是我升学途中的拦路虎。」
《漢語大詞典》:打稽
拦路杀人抢劫。南史·梁临川靖王宏传:“此四凶者为百姓巨蠹,多聚亡命,黄昏多杀人於道,谓之‘打稽’。”隋书·刑法志:“由是王侯骄横转甚,或白日杀人於都街,劫贼亡命,咸於王家自匿,薄暮尘起,则剥掠行路,谓之打稽。”
《漢語大詞典》:拦索(攔索)
拦路索取。 清 林则徐 《覆奏遵旨体察漕务情形通盘筹画折》:“孤寡废疾之流,皆其债主,沿河拦索,以累百计。”
分類:拦路索取
《国语辞典》:截夺(截夺)  拼音:jié duó
拦路打劫。如:「不意从暗巷里窜出一个大汉,把我的皮包截夺而去。」
分类:拦路打劫
《漢語大詞典》:截途
当道,拦路。 清 陈梦雷 《西洋贡狮子赋》:“截途而 魏 师惊,写状而 林邑 却。”
分類:当道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