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登登登的  拼音:dēng dēng dēng de
拟声词。形容走路或跑步的声音。《文明小史》第一一回:「刚才接信在手,正待拆阅,那来人又登登登的跑出去,叫跟来的人,快把送的礼抬进来。」
《国语辞典》:当当丁丁(当当丁丁)  拼音:dāng dāng dīng dīng
拟声词。形容玉石、金属的撞击声。元。蒲察善长〈新水令。听楼头画鼓打三更套。驻马听〉曲:「聒煞我也当当丁丁,恰便似再出世陈抟睡不成。」也作「叮叮当当」。
《国语辞典》:丁铃当啷(丁铃当啷)  拼音:dīng líng dāng lā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瓷器等连续撞击的声音。如:「地震来时,厨匮上的碗盘锅盖瞬间丁铃当啷作响。」也作「钉铃铛锒」。
《国语辞典》:叮叮咚咚  拼音:dīng dīng dōng dōng
拟声词。形容金属、玉石等较具规律的敲击声或乐声。如:「棒棰打在琴键上,叮叮咚咚的响,非常悦耳动听!」
《国语辞典》:叮咚叮咚  拼音:dīng dōng dīng dōng
拟声词。形容有规律的敲击声或乐声。如:「琴音叮咚叮咚的传来,悠扬悦耳,使人陶醉。」
《国语辞典》:钉铃铛锒(钉铃铛锒)  拼音:dīng líng dāng láng
拟声词。形容金石碰撞所发出的声音。《通俗常言疏證。什物。钉铃铛锒》引《枕亚浪墨续集》:「吴语真脚本,形容声响曰:『钉铃铛锒』。」也作「丁铃当啷」。
《国语辞典》:飗飗然(飗飗然)  拼音:liú liú rán
拟声词。形容风声。《聊斋志异。卷一。画皮》:「道士出一葫芦,拔其塞,置烟中,飗飗然如口吸气,瞬息烟尽。」
《国语辞典》:扑搭地(扑搭地)  拼音:pū dā de
拟声词。形容物体摔落地面的声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二:「只见墙上有两件东西扑搭地丢将出来,急走上前看时,却是两个被囊。」
《国语辞典》:扑鲁鲁(扑鲁鲁)  拼音:pū lǔ lǔ
拟声词。形容不停打滚的声音。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将我扑鲁鲁的横拖倒拽,闹炒炒的后拥前推。」也作「扑簌簌」。
《国语辞典》:屁支支  拼音:pì zhī zhī
拟声词。模拟劈哩拍啦的响声。《元曲选。鸳鸯被。第二折》:「诗云:『展转自寻思,定要娶娇姿。』道姑诗云:『只怕巡更卒,打的屁支支。』」
《国语辞典》:哩啰(哩啰)  拼音:lī luō
哩、啰为曲中的和声字,不具意义。后也用作拟声词。宋。金盈之《醉翁谈录。卷六。居士夏月举火》:「为说破,木人昨夜问三台,拍手起来唱哩啰。」
《国语辞典》:霅霅  拼音:zhá zhá
拟声词:(1)形容下雨声。《广雅疏證。卷六上。释训》:「霅者,雹下之貌,故雨下亦谓之霅,重言之则曰霅霅也。」(2)形容割稻声。元。方回〈富阳田家〉诗:「霅霅割稻声,自与割草异。」
《国语辞典》:霎霎  拼音:shà shà
拟声词:(1)形容雨声。唐。韩偓〈夏夜〉诗:「猛风飘电黑云生,霎霎高林簇雨声。」(2)形容风声。宋。韩琦〈春霖〉诗:「楼迥昏昏雾,窗寒霎霎风。」
《国语辞典》:䰰䰰  拼音:rú rú
拟声词:(1)形容鬼魅的声音。(2)形容啼泣的声音。《老残游记》第五回:「才走到院子里,就䰰䰰的哭起来了。」
《国语辞典》:枵肠辘辘(枵肠辘辘)  拼音:xiāo cháng lù lù
辘辘,拟声词,形容空腹的鸣叫声。「枵肠辘辘」指肚子饿得咕咕作响,形容极为饥饿。如:「尚未近午,却早已枵肠辘辘。」《聊斋志异。卷五。西湖主》:「忽僮仆肢体微动,喜而扪之。无何,呕水数斗,醒然顿苏。相与曝衣石上,近午始燥可著。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