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3,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拜门
拜洛
拜至
拜意
设拜
拜兴
稽拜
拜风
拜坟
拜恳
道拜
会拜
家拜
拜拜
拜教
《國語辭典》:拜门(拜門)  拼音:bài mén
1.登门拜谢。语本《孟子。滕文公下》:「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
2.新婚夫妇,在婚后三日或七朝九日,回女方拜见岳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婿往参妇家,谓之『拜门』。」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嫁娶》:「其两新人于三日或七朝九日,往女家行拜门礼。」
3.拜在有名望或有权势者的门下,自称门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赵啸存由福建藩司升坐了福建巡抚。伯芬一面写了禀帖去贺任,顺便缴还宪帖;另外备了一份门生帖子,夹在里面寄去,算是拜门。」
《漢語大詞典》:拜洛
礼拜 洛水 神。《易·繫辞上》:“ 河 出图, 洛 出书,圣人则之。”后人把 河 图 洛 书加以神化,历朝多行拜 洛 之典。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杨仆射书》:“昔分鼇命鳸之世,观 河 拜 洛 之年,则有日乌流灾,风禽骋暴。”
《漢語大詞典》:拜至
古代宾客始到时宾主升堂主人拜宾的礼仪。仪礼·聘礼:“礼不拜至。” 贾公彦 疏:“此文承执玉帛之下聘臣事,据《乡饮酒》,宾主升堂,主人有拜至之礼。此宾昨日初至之时,主人请宾行礼,宾言俟閒,此时宾已至矣,故聘时不拜至。”礼记·乡饮酒义:“拜至、拜洗、拜受、拜送、拜既,所以致敬也。” 郑玄 注:“拜至,谓始升时拜,拜宾至。” 孙希旦 集解:“拜至,主人於宾之初至而拜之也。”
《漢語大詞典》:拜意
致意的敬词。《水浒传》第八八回:“俺的 宋先锋 拜意统军麾下。”
分類:致意敬词
《漢語大詞典》:设拜(設拜)
谓行下拜之礼。 唐 谷神子 《博异志·敬元颖》:“一更后,忽见 元颖 自门而入,直造烛前设拜。” 唐 朱希济 《妖妄传·张和》:“授以七尺白练,戒曰:‘可执此,候主人归,诈祈事,设拜,主人必答拜,因以练蒙其头。’”
分類:行下下拜
《漢語大詞典》:拜兴(拜興)
谓跪拜和起立。 唐 常衮 《贺册皇太后表》:“候金册以拜兴,承瑞宝以俯受。”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五:“信口称呼,亲翁忽为亲妈;无心赞喝,该拜反做该兴。”儒林外史第三七回:“ 虞博士 走上香案前, 迟均 赞道:‘跪。升香。灌地。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復位。’”参见“ 拜起 ”。
分類:跪拜起立
《漢語大詞典》:拜起
跪拜起立。古时多为祭拜或行礼的一种仪态,常多次重复。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岂有身带三綬,职典大邦,而不顾恩义,生心外叛者乎……行步拜起,何以为容?” 汉 应璩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知恤下人,躬自暴露,拜起灵坛,勤亦至矣。”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 翁照 ﹞平生有谦癖,拜起紆迟。”
《漢語大詞典》:稽拜
犹叩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巩仙:“ 王 赐宴坐,便请作剧……遂探袖中出美人,置地上,向 王 稽拜已。”
分類:叩拜
《漢語大詞典》:拜风(拜風)
谓海豚在候风期浮沉出没。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鳞三·海豚鱼﹝集解﹞:“ 藏器 曰:‘海豚生海中,候风潮出没……’ 时珍 曰:‘……数枚同行,一浮一没,谓之拜风。’”
《漢語大詞典》:拜坟(拜墳)
拜扫坟墓。《程氏外书》卷二:“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
分類:扫坟坟墓
《國語辭典》:拜恳(拜懇)  拼音:bài kěn
诚心的请求。《西游记》第三七回:「今来志心拜恳,千乞到我国中,拿住妖魔。」
分類:拜见祈求
《漢語大詞典》:道拜
屈膝之拜礼。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朱文公 云:古者男子拜,两膝齐屈,如今之道拜。”
分類:屈膝拜礼
《韵府拾遗 卦韵》:会拜(会拜)
戴复古有岁旦族党会拜诗
《漢語大詞典》:家拜
政府派人去某人家中授予官职,以示礼遇。后汉书·徐稺传:“时 陈蕃 为太守,以礼请署功曹, 稺 不免之,既謁而退。 蕃 在郡不接宾客,唯 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县之。后举有道,家拜 太原 太守,皆不就。” 李贤 注:“家拜,就家而拜之也。”
《國語辭典》:拜拜  拼音:bài bai
1.一种供神的仪式。如:「台湾、闽南地区,每逢神明诞辰,则需拜拜,有时还大宴亲朋。」
2.再见。为英语bye-bye的音译。
《國語辭典》:拜教  拼音:bài jiào
领受教诲。《国语。鲁语下》:「诹、谋、度、询,必咨于周。敢不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