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9,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拙钝
勤拙
拙陋
余拙
散拙
艰拙
痴拙
拙薄
拙朴
拙涩
拙病
拙劣
拙作
驽拙
陋拙
《漢語大詞典》:拙钝(拙鈍)
呆滞,不灵活。 唐 皎然 诗式·诗有四不:“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六:“女家酷贫,父母拙钝。” 叶圣陶 《倪焕之》三:“他似乎比较地拙钝,壮健的躯体里仿佛蕴蓄着一股野气。”
《漢語大詞典》:勤拙
谓以勤补拙。 宋 苏辙 《代龚谏议谢知青州帅表》:“怀朴忠而不顾,励勤拙以自将。”参见“ 勤能补拙 ”。
《國語辭典》:勤能补拙(勤能補拙)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ó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如:「他的成功是勤能补拙的最佳典范。」
《漢語大詞典》:拙陋
愚陋;浅陋。《关尹子·九药》:“勿以拙陋,曰道之质,当乐敏捷。” 宋 田锡 《贻宋小著书》:“ 锡 以是观 韩吏部 之高深, 柳外郎 之精博…… 李白 、 杜甫 之豪健, 张谓 、 吕温 之雅丽。 锡 既拙陋,皆不能宗尚其一焉。” 丰子恺 《缘缘堂随笔·儿女》:“所以我往往不顾自己的画技与文笔的拙陋,动辄描摹。”
分類:愚陋浅陋
《漢語大詞典》:余拙(餘拙)
谦词。无用的愚拙的人。 清 罗万象 《宿文殊庵值雨》诗:“世道留餘拙,尘心悟昨非。”
《漢語大詞典》:散拙
谓禀性散漫粗疏。 宋 王禹偁 《上宰相谢免判吏部南曹启》:“伏念某比乏时才,滥尘清列,苍苔红药,但遵四禁之文;理剧剸繁,久絶五花之判,便于散拙,乐在清闲。”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方干:“幼有清才,散拙无营务。”
《漢語大詞典》:艰拙(艱拙)
笨拙,愚昧。 宋 曾巩 《福州回曾侍中状》:“顾兹艰拙,利在退藏。虽有心诚嚮往之勤,而无书记候问之礼,敢期眷与!” 宋 刘挚 《谢监衡州盐仓表》:“伏念臣稟生艰拙,遭世盛明,学不能穷理而知几,材不足趣时而适变。”
分類:笨拙愚昧
《漢語大詞典》:痴拙(癡拙)
愚笨。 明 李贽 《寄京友书》:“佛祖上仙所以孜孜学道……在世间顾目前者视之,似极痴拙。” 清 唐孙华 《壬午元旦》诗:“生来痴拙何从卖,本少聪明不用鞭。”
分類:愚笨
《漢語大詞典》:拙薄
笨拙浅薄。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公车》诗:“道胜多增荣,拙薄终难化。” 唐 李白 《答从弟幼成过西园见赠》诗:“拙薄谢明时,栖闭归故园。” 唐 白居易 《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拙薄才无取,疎庸职不专。”
分類:笨拙浅薄
《國語辭典》:拙朴(拙樸)  拼音:zhuó pú
朴实、率真。如:「画家用拙朴的笔触,描绘农村田园的美景。」
分類:质朴真率
《國語辭典》:拙涩(拙澀)  拼音:zhuó sè
拙劣晦涩,不顺畅。《南齐书。卷五二。文学传。王智深传》:「少从陈郡谢超宗学属文。好饮酒,拙涩,乏风仪。」
分類:迟钝晦涩
《国语辞典》:拙病  拼音:zhuó bìng
难以医治的病。《金瓶梅》第九回:「哥哥自从你去了到四月间,得个拙病死了。」《儒林外史》第二○回:「客居在此,多蒙老师父照顾;不想而今得了这个拙病,眼见得不济事了。」
分类:医治
《國語辭典》:拙劣  拼音:zhuó liè
笨拙且低劣。唐。元稹〈献荥阳公诗五十韵〉:「拙劣仍非速,迂愚且异专。」
《國語辭典》:拙作  拼音:zhuó zuò
谦称自己的作品。《儒林外史》第四○回:「昨日枉驾后,多慢。拙作过蒙称许,心切不安。」也称为「拙著」。
《漢語大詞典》:驽拙(駑拙)
(1).驽钝笨拙。 隋 卢思道 《孤鸿赋》序:“才本駑拙,性实疎嬾。” 明 唐顺之 《陆慎斋先生寿序》:“即走虽駑拙无所树立于世,尚幸以山中餘力,因先生早岁之説,以上泝古人为学之大方。”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第臣駑拙,不能事权贵,是以不获早覩天颜。”
(2).指驽钝笨拙之人。 宋 司马光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序:“盖以 景仁 才力高逸,步骤絶羣,非駑拙所能追故也。”
分類:驽钝笨拙
《漢語大詞典》:陋拙
丑陋笨拙。 唐 牛僧孺 《玄怪录·杜子春》:“其妻号哭曰:‘诚妇陋拙,有辱君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姑夫:“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
分類:丑陋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