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通脱不拘(通脱不拘)  拼音:tōng tuō bù jū
通达脱俗,不受世俗礼法之拘束。如:「他总是通脱不拘,不管世俗礼教。」
《国语辞典》:既判力  拼音:jì pàn lì
终局判决确定后所生的拘束力,当事人和法院均受判决内容的拘束,当事人不得主张相反的内容,法院也不得为内容矛盾的判断。
《国语辞典》:捕绳(捕绳)  拼音:bǔ shéng
一种用以拘束人双肘与身体的戒具。依法务部核定的监所戒具标准表,其质料为棉纱,长度为六公尺,粗度为六公釐直径。
分类:拘束身体
《国语辞典》:罚役(罚役)  拼音:fá yì
在违警罚法中,规定可拘束违警人于违警地或必要处所,令其服相当之劳役,时间最短为两小时,最长为八小时,依法加重不得逾十六小时。
《国语辞典》:保护管束(保护管束)  拼音:bǎo hù guǎn shù
对于某些罪犯,拘束其身体自由,仅命其遵守一定的事项,接受警察机关、自治团体、慈善团体、本人最近亲属、家属等指导、辅助,以期改善与适应社会的处分。
《国语辞典》:不敢出气(不敢出气)  拼音:bù gǎn chū qì
1.不敢出声。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红楼梦》第六五回:「另外有两个姑娘,真是天上少有,地下无双。……我们鬼使神差,见了他们两个,不敢出气儿。」
2.不敢将心中的愤怒发泄出来。如:「他只敢在老婆面前发威,一见到丈母娘就不敢出气。」
《国语辞典》:不敢出声(不敢出声)  拼音:bù gǎn chū shēng
不敢发出声音或多说一句话。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红楼梦》第六九回:「凤姐儿在屋里,只装不敢出声儿,气的尤二声姐在房里哭泣,饭也不吃,又不敢告诉贾琏。」也作「不敢则声」。
《国语辞典》:不敢则声(不敢则声)  拼音:bù gǎn zé shēng
形容极度谨慎、拘束或畏惧。《醒世恒言。卷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月香暗暗叫苦,不敢则声。」也作「不敢出声」。
《漢語大詞典》:放漫
犹豪放,不受拘束。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五:“《灵飞经》还可以忍耐……但一和 苏 字接触起来,那种放漫的精神就和从工笔画移眼到南画一样了。”
《漢語大詞典》:放达不羁(放達不羈)
纵放旷达,不受拘束。《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 卢柟 ﹞一生好酒任侠,放达不羈,有轻财傲物之志。”警世通言·唐解元一笑姻缘:“久闻 唐伯虎 放达不羈,难道 华安 就是他?”
《國語辭典》:画地而趋(畫地而趨)  拼音:huà dì ér qū
在地上作画轨迹,使人循迹而行。后比喻被礼法约束而自苦。《庄子。人间世》:「已乎已乎,临人以德;殆乎殆乎,画地而趋。」
《漢語大詞典》:踖蹐
局促,拘束。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犬子豺郎》:“ 文宗 踖蹐不安,随一揖别去。”
分類:局促拘束
《國語辭典》:诃佛骂祖(訶佛罵祖)  拼音:hē fó mà zǔ
1.教导弟子悟道。参见「呵佛骂祖」条。
2.表示无所顾忌。也作「呵佛骂祖」。
《國語辭典》:豪放不羁(豪放不羈)  拼音:háo fàng bù jī
豪迈奔放而不可羁束。如:「她为人豪放不羁,是女中豪杰。」
《漢語大詞典》:绊拘(絆拘)
束缚,拘束。 唐 萧颖士 《赠韦司业书》:“足下必不以为狂而亮其志,越绊拘之常礼,顿风流之雅躅。”
分類:束缚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