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四不拗六  拼音:sì bù ào liù
少数人不能反对大众的意见。《二刻拍案惊奇》卷一:「辨悟四不拗六,抵当众人不住,只得解开包袱,摊在舱板上。」
分類:少数多数
《国语辞典》:一不拗众(一不拗众)  拼音:yī bù niù zhòng
一个人难以违抗众人的意见。如:「一不拗众,他只好接受下任理事的职位。」也作「一不扭众」。
《国语辞典》:拗不登  拼音:ào bù dēng
北平方言。形容过于甜腻。
《国语辞典》:拗蛮(拗蛮)  拼音:ào mán
个性固执而不通情理的人。《喻世明言。卷二四。杨思温燕山逢故人》:「媳妇是东京人,大伯是山东拗蛮,老媳妇没兴嫁得此畜生,全不晓事。」
《国语辞典》:拗甜  拼音:ào tián
北平方言。指甜腻不爽口。
《漢語大詞典》:阻拗
阻挡违拗。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霍筠》:“ 筠 已疑之,不许往。太太独以为可。 筠 不能阻拗,惟嘱早还。”
分類:阻挡违拗
《国语辞典》:点拗(点拗)  拼音:diǎn ǎo
耍笑的表演或动作。《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宦门子弟错立身。第五出》:「管甚么抹土搽灰,折莫擂鼓吹笛,点拗收拾。」也作「点砌」。
分类:耍笑表演
《国语辞典》:拗彆搅炒(拗彆搅炒)  拼音:ào bie jiǎo chǎo
执拗不顺,吵闹不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亲生的,正在乎知疼著热,才是儿子。却如此拗彆搅炒,不如没有他倒乾净。」
《国语辞典》:拗曲作直  拼音:ǎo qū zuò zhí
把弯曲的东西弄直。比喻颠倒是非、歪曲事实。《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方妈妈呆了半晌,开口不得。思量没收场,只得拗曲作直说道:『谁叫你私下通奸?』」也作「扭曲作直」。
《漢語大詞典》:别拗(彆拗)
别扭,违拗。《水浒传》第十六回:“你三人和他做伴去,一路上早起,晚行,住歇,都要听他言语,不可和他彆拗。”
分類:别扭违拗
《漢語大詞典》:鳖拗
亦作“鱉拗”。 犹别扭。意见不相投。鳖,用同“ 彆 ”。《水浒传》第十四回:“倘或路上与小人鱉拗起来, 杨志 如何敢和他争执得?”
《國語辭典》:憋拗  拼音:biē niù
倔强、执拗。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我这夫人有些憋拗。嬷嬷!你须放出那蒯通舌来才好。」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二折:「我这里连忙把手多多定,他那里越憋拗放幪挣。」也作「鳖拗」。
分類:固执执拗
《骈字类编》:八拗(八拗)
鸡肋篇胡麻俗呼芝麻其性有八拗谓雨旸时薄收大旱方大熟开花向下结子向上炒焦压榨才得生油藁车则滑钻针乃涩也
《國語辭典》:拗口  拼音:ào kǒu
发音彆扭、不顺口。《红楼梦》第三五回:「我的名字本来是两个字,叫作金莺。姑娘嫌拗口,就单叫莺儿。」
《國語辭典》:拗口风(拗口風)  拼音:ào kǒu fēng
不堪入耳的话。《荡寇志》第一九回:「听得这拗口风,气的三尸神炸,七窍生烟。」
分類:受气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