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担延(擔延)
耽搁拖延。《快心编三集》第五回:“一路而来,有许多交际应酧,担延了好些日子。”
分類:耽搁拖延
《漢語大詞典》:孽龉(孽齬)
亦作“孼齬”。 犹言枝梧。抵触拖延。 唐 沈亚之 《送田令二子归宁序》:“凡类之制无大小,皆俟决於朝命。朝之命,士卒有所不熟闻者,往往孼齬一年而化。”
分類:抵触拖延
《漢語大詞典》:稽压(稽壓)
拖延积压。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轶闻·入相奇缘:“ 和坤 復任意稽压军报,并令各路统军将帅,虚张功绩,以邀奬叙。”
分類:拖延积压
《漢語大詞典》:淤磨
耽搁,拖延。 老舍 《四世同堂》十八:“ 李四爷 开始喜欢 钱太太 ,因为她是那么简单痛快,只要他一出主意,她马上点头,不给他半点麻烦和淤磨。”
分類:耽搁拖延
《漢語大詞典》:迂磨
方言。拖延,磨蹭。 峻青 《秋色赋·女英雄孙玉敏》:“你早这样答应,就不要迂磨时间了。” 郭洪江 《连心锁》:“不错,老头没再迂磨,到堂屋里来了。”
分類:方言拖延
《漢語大詞典》:砸姜磨蒜(砸薑磨蒜)
方言。比喻说东道西,拖延时间。 梁斌 《红旗谱》十二:“你嘴里砸姜磨蒜,给不给鸟儿,你讲明白!”《人民文学》1978年第4期:“即便知道,也早没这份耐心烦儿跟她砸姜磨蒜地费唾沫。”
《漢語大詞典》:违延(違延)
违抗拖延。《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十八回:“圣旨已到,谁敢违延。”《“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仰各学生商民人等一体知照,迅速分别上课开市,毋再违延为要。”
分類:违抗拖延
《漢語大詞典》:诿延(諉延)
推委拖延。 清 林则徐 《谕各国商人呈缴烟土稿》:“今令洋商 伍绍荣 等到馆开导,限三日内回禀,一面取具切实甘结,听候会同督部堂、抚部院示期收缴,毋得观望諉延。” 清 林则徐 《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接到此文之后,即将杜絶鸦片缘由速行移覆,切勿諉延。”
分類:推委拖延
《漢語大詞典》:突突抹抹
形容磨蹭。借故拖延时间。《醒世姻缘传》第五八回:“你是个人!嗔道你突突抹抹的不家去,是待哄我睡着了干这个!”
《國語辭典》:拖垮  拼音:tuō kuǎ
受牵连而崩溃、瓦解。如:「他因嗜赌而将全家的经济拖垮了。」
《漢語大詞典》:拖缠(拖纏)
拖延纠缠。儒林外史第五一回:“我看先生此番虽然未必大伤筋骨,但是都院的官司,也够拖缠哩。”
分類:拖延纠缠
《國語辭典》:拖拖拉拉  拼音:tuō tuō lā lā
1.宽松摇曳的样子。如:「他的穿著拖拖拉拉,看起来很不俐落。」《官场现形记》第二九回:「此时初秋天气,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拖拖拉拉,底下已遮过膝盖。」
2.后借指做事慢吞吞,不乾脆俐落。如:「他是个慢郎中,做起事来总是拖拖拉拉的,缺乏效率。」
《漢語大詞典》:拖债
欠债迟迟拖延不还。例如:不许拖债。
《漢語大詞典》:延捺
拖延搁置。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早堂辰刻收状……次日卯刻发出,永为定例,庶免该承延捺掯差诸弊。”
《漢語大詞典》:淹顿(淹頓)
拖延困顿。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二:“尔时若朝廷命将遣兵,彼必负固拒命。淹顿日久,不但胜负未可必,纵胜,而劳兵费财亦已甚矣。”
分類:拖延困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