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摹写(摹寫)  拼音:mó xiě
1.依原样描写。书法上摹写的方法有三种。一为描红,二为映摹,三为双钩廓填。也作「模写」。
2.修辞学上指对事物的各种感受,加以形容描写的修辞法。如朱自清〈荷塘月色〉文中的「荷塘四面,长著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即属于视觉的摹写。
《國語辭典》:打造  拼音:dǎ zào
以手工制造。《三国演义》第一回:「玄德谢别二客,便命良匠打造双股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五:「他看得金子有十分成数,便一模二样,暗地里打造来换了。」
《漢語大詞典》:墨模
(1).拓印。亦指拓本。 宋 梅尧臣 《答永叔寄篆字》诗:“墨模几幅许传玩,譬如玦玉终可喜。”
(2).制墨的模子。 清 焦循 《忆书》卷四:“ 阮中丞 贡上墨模, 采巖 所画。”
《國語辭典》:碑版  拼音:bēi bǎn
刻有文字的碑石或石碑上的刻文。《文选。谢灵运。入华子岗麻源第三谷诗》:「图牒复摩灭,碑版谁闻传。」
《漢語大詞典》:摹拓
亦作“ 摹拓 ”。
(1).依样描制,复制。魏书·崔玄伯传:“始 玄伯 父 潜 为兄 浑 誄手笔草本, 延昌 初,著作佐郎 王遵业 买书於市偶得之…… 武定 中, 遵业 子 松年 以遗黄门郎 崔季舒 ,人多摹搨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访求法书名画,不遗餘力。清閒之燕,展玩摹搨,不少怠。”
(2).拓印碑刻金石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绎山:“ 始皇 刻石纪功,其文字 李斯 小篆。 后魏 太武帝 登山,使人排倒之,然而歷代摹拓,以为楷则。” 清 俞樾 《茶香室三钞·雪蓑道人大寿字》:“ 王培荀 听雨楼随笔云:‘……道人於 南山 磨崖,书大“寿”字。刻成,横画间可卧一人。’按此‘寿’字,不知今在否。如能摹搨一纸,亦伟观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一节:“好字因好刻得保存于久远,并由此发现摹搨术。”
《國語辭典》:木本  拼音:mù běn
指多年生而根茎枝干为木质的植物类型,可分为乔木、灌木两种。如:「木本植物」。
《國語辭典》:模本  拼音:mó běn
供书画习作摹写的本子。也作「摹本」。
《漢語大詞典》:榻本
用纸墨从铸刻物上拓印出其文字或图画的墨本。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明年冬, 秋帆先生 来抚 齐 鲁 ,同有勒成一书之志,遂商榷条例,博稽羣籍,徵取全省碑刻榻本。”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呼延碑:“ 乾隆 中,大臣收復西域 乌鲁木齐 ,筑城郭时,掘得 汉 裴岑 《破呼延碑》,字体完善,远胜《曹全》《夏侯》诸榻本。”一本作一本作“搨本”。
《漢語大詞典》:官拓
官府拓印的书画碑刻等拓本。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古时好搨画,十得七八,不失神采笔踪,亦有御府搨本,谓之官搨。”
《漢語大詞典》:碑拓
拓印的碑帖。 阿英 《胡沙随笔·卖碑记》:“到了 苏州 的 日本 人;很欢喜在戎马仓皇之中,到 寒山寺 去走动走动,并且很热心的购求《枫桥夜泊》诗的碑拓。”
分類:拓印碑帖
《漢語大詞典》:摸拓
亦作“ 摸拓 ”。 拓印碑刻金石。 宋 周密 《志雅堂杂钞·图画碑帖》:“於 咸淳 间,尝命善工翻刻《淳化阁帖》十卷、《絳帖》二十卷,皆逼真。仍用北纸佳墨摸搨,几与真本并行。”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武亿》:“游歷所至,如 嵩山 、 泰岱 ,遇有石刻,捫苔剔鲜,尽心摸拓。”
《国语辞典》:拓碑  拼音:tà bēi
拓印碑刻、金石文物时,用木槌均匀轻轻拍打拓纸,使显出字形的过程称为「拓碑」。也作「打碑」。
《漢語大詞典》:拓工
(1).拓印的工艺。 鲁迅 《书信集·致台静农》:“但所谓‘可观’者,系指拓工而言,石刻清楚,而拓工草率,是为不‘可观’。”
(2).以拓印为职业的人。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此款乞代拓 南阳 石刻,且须由拓工拓,因为外行人总不及拓工的。”
分類:拓印职业
《國語辭典》:拓片  拼音:tà piàn
将碑刻、金石文物等上面的字画、图案拓印下来,成为单页的纸片,称为「拓片」。如:「甲骨拓片」。
《国语辞典》:木板画(木板画)  拼音:mù bǎn huà
由木板刻成想像中的画面后,再经拓印于纸、布成画,称为「木板画」。含有刀、木情趣。也称为「木版画」、「木刻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