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8,分26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怀抱
抱琴
抱膝
抱瓮
抱病
襟抱
抱关
抱负
合抱
抱恨
抱孙
抱璞
抱朴
幽抱
抱一
《國語辭典》:怀抱(懷抱)  拼音:huái bào
1.抱在怀里。《后汉书。卷四六。陈宠传》:「夫父母于子,同气异息,一体而分,三年乃免于怀抱。」《文选。潘岳。寡妇赋》:「鞠稚子于怀抱兮,羌低徊而不忍。」
2.心怀的见解。南朝宋。谢灵运〈斋中读书〉诗:「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龛世拯乱之情,独用怀抱。」
《国语辞典》:抱琴  拼音:bào qín
乐器名,弹拨乐器。起源于亚洲,流行于希腊。手持于胸前拨奏,琴体是个方形或圆钵形的空心体,弦大多由羊肠或马肠拉制而成,弦数四至十二条不定。
《漢語大詞典》:抱膝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诗:“ 邯郸 驛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宋 文天祥 《楼桑》诗:“天下 卧龙 人,多少空抱膝。” 清 萧芷厓 《冬日村居》诗之一:“小窗时抱膝,闲捡旧农书。”
分類:有所思
《漢語大詞典》:抱瓮(抱甕)
见“ 抱瓮灌园 ”。
《漢語大詞典》:抱瓮灌园(抱甕灌園)
传说 孔子 的学生 子贡 ,在游 楚 返 晋 过 汉阴 时,见一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地抱着瓮去浇菜,“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见功寡”,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并且说:这样做,为人就会有机心,“吾非不知,羞而不为也。”见《庄子·天地》。后以“抱瓮灌园”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蹟於 渭 滨;抱瓮灌园,絶机心於 汉 渚。”亦省作“ 抱瓮 ”。《初学记》卷七引 晋 孙楚 《井赋》:“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絶彼淫饰,安此璞慎。” 唐 李白 《赠张公洲革处士》:“抱瓮灌秋蔬,心闲游天云。” 宋 王安石 《绝句》:“桔槔俯仰妨何事,抱瓮区区老此身。” 清 陈梦雷 《灌园即事》诗:“偶尔荷锄忘读史,恰当抱瓮喜逢宾。”
《國語辭典》:抱病  拼音:bào bìng
身上有病。《三国演义》第二四回:「昨为小儿抱病,有失救援,于心怏怏不安。今幸得相见,大慰平生渴想之思。」《儒林外史》第一回:「亲家回县里,不要说王相公不肯去,只说他抱病在家,不能就来,一两日间好了就到。」也作「抱恙」。
《國語辭典》:襟抱  拼音:jīn bào
怀抱。《旧唐书。卷七三。薛收传》:「或文咏从容,何尝不驱驰经略,款曲襟抱。」唐。白居易〈逸老〉诗:「胸中一无事,浩气凝襟抱。」也作「襟怀」。
《國語辭典》:抱关(抱關)  拼音:bào guān
1.守门或守门的人。《史记。卷七七。魏公子列传》:「嬴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
2.比喻卑微的职位。《后汉书。卷二二。朱祐等传。论曰》:「朝有世及之私,下多抱关之怨。」宋。苏轼 次韵胡完夫诗:「青衫别泪尚斓斑,十载江湖困抱关。」
《國語辭典》:抱关击柝(抱關擊柝)  拼音:bào guān jí tuò
守门和巡夜报更的人。泛指位卑禄薄的小官。《孟子。万章下》:「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元。周霆震 军中苦乐谣九首之五:「叠石支床拥败毡,抱关击柝日随缘。」
《國語辭典》:抱负(抱負)  拼音:bào fù
心中有所怀抱。指志向、理想、愿望。《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老先生抱负大才,要从正途出身,不屑这徵辟。」《红楼梦》第一回:「雨村吟罢,因又思及平生抱负苦未逢时,乃又搔首对天长叹。」
《國語辭典》:合抱  拼音:hé bào
1.两手合围。多形容树干的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枫柳虽合抱,亦何所施。」《儒林外史》第一回:「又有几十夥合抱的垂杨树,十分阴凉。」
2.环绕、围绕。如:「这间小屋四周绿林合抱。」《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面面琳宫合抱,迢迢复道萦纡。」
《國語辭典》:抱恨  拼音:bào hèn
心里怀著怨恨。《汉书。卷八六。何武王嘉师丹传。王嘉》:「死者不抱恨而入地,生者不衔怨而受罪。」《红楼梦》第五二回:「那媳妇嗐声叹气,口不敢言,抱恨而去。」
分類:抱恨心中
《分类字锦》:抱孙(抱孙)
礼记君子抱孙不抱子汉书南粤传老夫处粤四十九年于今抱孙焉
《國語辭典》:抱璞  拼音:bào pú
1.相传战国楚人卞和献玉璞于楚厉王,因玉工视以为石而非玉,故王以为和欺己,乃断其左足。楚武王时,和再献之,又以为石,乃断其右足。及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玉,是为和氏之璧。见《韩非子。和氏》。后比喻怀才不遇。《晋书。卷七○。应詹传》:「而泓抱璞荆山,未剖和璧。若蒙铨召,付以列曹,必能协隆鼎味,缉熙庶绩者也。」
2.战国齐宣王欲任用颜斶,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太璞不完。士生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见《战国策。齐策四》。后比喻保持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不受爵禄诱惑。汉。蔡邕〈释诲〉:「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故抱璞而优游。」
《國語辭典》:抱朴  拼音:bào pú
持守本有的质朴天性。宋。宇文虚中〈在金日作〉诗三首之一:「开口摧颓空抱朴,胁肩奔走尚腰金。」也作「抱朴」。
《國語辭典》:抱朴(抱樸)  拼音:bào pú
1.守住本有质朴淡泊的天性。《老子》第一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也作「抱朴」。
2.抱,附也。朴,木皮也。抱朴指依附木皮。《文选。王褒。洞箫赋》:「秋蜩不食,抱朴而长吟兮。」
《漢語大詞典》:幽抱
幽独的情怀。 南朝 齐 谢朓 《奉和竟陵王同沉右率过刘先生墓》:“善诱宗学原,鸣钟霽幽抱。” 唐 张九龄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我来不外适,幽抱自中来。”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言事》:“某自守孤直,蒙大夫眷奬最深,輒欲披陈其事,略言首尾,冀当克副虚襟,鉴雪幽抱。”
分類:情怀
《國語辭典》:抱一  拼音:bào yī
守真不二。《老子》第二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