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80,分5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显报
驿报
禀报
报当
报雪
展报
月报
特报
报纸
章报
报告
报警
虚报
报珠
报班
《漢語大詞典》:显报(顯報)
佛教语。显明的因果报应。晋书·孙楚传:“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 江 表,永为 魏 藩,丰功显报,隆於今日矣。” 唐 罗隐 《寄大理徐郎中》诗:“事虽亡显报,理合有阴功。”《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两个亲随的掌家 刘锦衣 、 苏都督 同时刴成两段,依我论将起来,这也就是天理显报了。”
《漢語大詞典》:驿报(驛報)
由驿站传递的文报。新唐书·韦云起传:“太子死,詔 轨 ( 竇轨 )息驰驛报。”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己未,帝始闻大军屯 中度 ” 元 胡三省 注:“甲寅, 杜威 等至 中度 ;己未, 大梁 始闻之。强寇深入,诸军孤危,而驛报七日始达, 晋 之为兵可知矣。”
《國語辭典》:禀报(稟報)  拼音:bǐng bào
下属对上级报告。《福惠全书。卷一。筮仕部。邮禀帖》:「虽趋任尚俟卜期,另具禀报,而瞻依之切,于得签之日,即已神驰。」也作「禀白」。
《漢語大詞典》:报当(報當)
判罪。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在官者,非有过失罪状为法吏所报当者,总统不得以意降调,不使元首以所恶黜人也。”
分類:判罪
《漢語大詞典》:报雪(報雪)
谓报仇雪恨。北齐书·封隆之传:“ 隆之 以父遇害,常怀报雪,因此遂持节东归,图为义举。” 明 张煌言 《复郎廷佐书》:“念祖宗之厚泽,宜何如悲伤;痛父母之深仇,宜何如报雪。”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三章:“这口冤气,怎样才能报雪。”
分類:报仇雪恨
《漢語大詞典》:展报(展報)
施报。 宋 曾巩 《贺熙宁四年明堂礼毕大赦表》:“燔柴展报,既昭告於元功;严父致隆,又推明於极孝。” 明 高明 《琵琶记·一门旌奖》:“贤婿,你今起服回朝,未得展报深恩,我有黄金一笏送与,聊表报答之意。”
《國語辭典》:月报(月報)  拼音:yuè bào
1.每月的报告。如:「收支月报」。
2.每月刊行一次的报章。如:「小说月报」。
《国语辞典》:特报(特报)  拼音:tè bào
气象报告中对剧烈天气的特别预报。天气有时会因特殊现象,或强烈天气系统到达,而出现严重的妨碍活动、或导致灾害的情况,这时天气预报就会发布「特报」,以请民众注意与防范。如低温特报、豪雨特报、强风特报。
《國語辭典》:报纸(報紙)  拼音:bào zhǐ
用一定名称,每日或每隔六日以下的期间,按期发行的出版品。旧称为「新闻纸」。
《漢語大詞典》:章报(章報)
具奏章上报。清史稿·后妃传·孝献皇后:“诸曹循例章报,朕輙置之。”
分類:奏章上报
《國語辭典》:报告(報告)  拼音:bào gào
1.陈述,一般多为下对上。如:「这事我须回营报告。」
2.宣告。《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虽文王却虞芮何以加,宜报告天下。」
3.报告的言语内容或文书。如:「口头报告」、「读书报告」、「调查报告」。
4.应用文的一种。用于下级属员向上级陈述意见时用之。
《國語辭典》:报警(報警)  拼音:bào jǐng
1.遇有灾祸或盗匪等事发生时,通报以示警戒。
2.向治安机关报告事件状况,请求警方立刻派人来处理。如:「遇有盗贼,应立即报警。」
《國語辭典》:虚报(虛報)  拼音:xū bào
不依真实的情况报告。《水浒传》第二回:「汝诈称皇亲,虚报功绩!」
分類:虚报谎报
《漢語大詞典》:报珠(報珠)
相传 隋侯 见大蛇伤断,为敷药救治,后蛇衔明月珠相报。见《淮南子·览冥训》 高诱 注。后用为报恩之典。 唐 杜甫 《寄韦有夏郎中》诗:“饮子频通汗,怀君想报珠。”
《分类字锦》:报班(报班)
石林燕语紫宸垂拱常朝驾坐閤门吏自下以次于幕次帘前报班到二史舍人而上相继进东西分立于内殿门之外南向閤门内诸司起居毕閤门吏复从上自尚书侍郎以次揖入东西相向对立于殿庭之下然后宰执自幕次径入就位立定閤门吏复引而北向起居毕宰执升殿尚书以次各随其班次第相踵从上卷转而出谓之卷班
分类:朝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