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仇 → 讐仇”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生卒】:894—962
【介绍】:
宋涿州范阳人。后唐末,举族为贼孙居道所害,仅以身免。后袭杀居道于市,被执。节帅赵德钧壮之,释而不问,以补牙校,时称为报仇张孝子。仕后周,以刺史领边任,屡击败契丹。宋初,迁瀛州团练使,并护关南军。卒于治所。
《漢語大詞典》:探赤丸
谓古时游侠辈受赇杀武吏。泛指杀人报仇。 清
宋琬 诗之一:“昼探赤丸乘白马, 杜陵 韦曲 公然居。”参见“ 探丸借客 ”。
《漢語大詞典》:探丸借客
《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亦省作“ 探丸 ”、“ 探黑白 ”。 明
何景明 :“ 五陵 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清
唐孙华 《赠商州丞》诗:“纷纷胠篋与探丸,白昼公然敢揭竿。” 夏敬观
《和左南生觚社七咏》之二:“何似里中探黑白,少年羣辈攫公卿。”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久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漢語大詞典》:枕戈饮血(枕戈飲血)
枕着武器,咽着血泪。形容极度悲愤,矢志报仇杀敌。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贼氛未殄,主上焦劳,凡为臣子,皆当枕戈饮血,共奋同仇。”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然所以如此披甲厉兵,枕戈饮血者,非好为首先发难,徒负光復 汉 家之虚誉,实以祖仇所在,人心所趋。”
《国语辞典》:摘胆剜心(摘胆剜心) 拼音:zhāi dǎn wān xīn
比喻报仇的决心极为坚定。《三国演义》第一○回:「陶谦杀吾一家,誓当摘胆剜心以雪吾恨!」
《漢語大詞典》:探丸借客
《汉书·酷吏传·尹赏》:“ 长安 中姦猾浸多,閭里少年羣辈杀吏,受賕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后以“探丸借客”喻游侠杀人报仇。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挟弹飞鹰 杜陵 北,探丸借客 渭桥 西。”亦省作“ 探丸 ”、“ 探黑白 ”。 明
何景明 :“ 五陵 侠少夜相遇,探丸杀吏还惊辟。” 清
唐孙华 《赠商州丞》诗:“纷纷胠篋与探丸,白昼公然敢揭竿。” 夏敬观
《和左南生觚社七咏》之二:“何似里中探黑白,少年羣辈攫公卿。” 李光
《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道路艰难久且长,探丸击剑少年场。”
《漢語大詞典》:衅面吞炭(釁面吞炭)
谓毁容变声。表示蓄志报仇。:“ 赵 灭 智伯 , 豫让 衅面吞炭,必报 襄子 ,五起而不中。” 颜师古 注:“ 郑氏 曰:‘衅,漆面以易貌;吞炭,以变声也。’衅,熏也,以毒药熏之。”
《国语辞典》:漆身吞炭 拼音:qī shēn tūn tàn
战国时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替主报仇,漆身以改变容貌,吞炭将嗓子弄哑,使人不能辨认。典出《战国策。赵策一》。后比喻不惜性命以报答主恩。明。朱鼎《玉镜台记》第一二出:「我自愿漆身吞炭,尝胆卧薪,同心协力期雪耻,须歃血为誓,歃血为誓。」也作「吞炭漆身」。
《国语辞典》:德以报怨(德以报怨) 拼音:dé yǐ bào yuàn
以恩德回报仇恨,不计前过,反给予好处。《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刘繇传》:「知敦以厉薄,德以报怨,收骨育孤,哀亡悯存。」
《漢語大詞典》:打孽
报仇,械斗。 姚雪垠 《长夜》三二:“ 陶菊生 对于这一件打孽事儿不敢向 赵狮子 打听任何消息,也不敢告诉别人。”自注:“打孽,就是报仇。 民国 年间, 河南 农村打孽之风很盛。”
《漢語大詞典》:剑及屦及(劍及屨及)
亦作“ 剑及履及 ”。
《左传·宣公十四年》:“ 楚子 闻之,投袂而起,屨及於窒皇,剑及於寝门之外,车及於 蒲胥 之市。秋九月, 楚子 围 宋 。”言 楚王 急欲出兵为 申舟 报仇,迫不及待地跑出去,捧鞋的人追到窒皇,捧剑的人追到寝门之外,驾车的人追到 蒲胥 之市,才追上他。后以“剑及屨及”、“剑及履及”形容行动坚决迅速。 邹鲁
《督军称兵与复辟》:“ 滇 军师长 张开儒 、 方声涛 等,尤摩拳擦掌,大有剑及屨及之势。”
《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 泰山 以超 北海 的难事。”
《國語辭典》:借交报仇(借交報仇) 拼音:jiè jiāo bào chóu
舍身代人报仇。《史记。卷一二九。货殖传》:「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骛者,其实皆为财用耳。」也作「借客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