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抛梁
旧时营造房室上梁时,总匠师以馒头从梁上向四面上下抛掷,而诵上梁文。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行宫上梁文》:“抛梁东,东去金根御六龙,祥云未出参天岳,喜气先生见日峯。”其下还有“抛梁西”、“抛梁南”、“抛梁北”、“抛梁上”、“抛梁下”等语。 宋 范成大 《赠寿老》诗:“ 眉菴寿老 长随喜,好箇抛梁祝愿文。”参见“ 上梁文 ”。
《國語辭典》:上梁文  拼音:shàng liáng wén
文体名。建屋上梁时用来颂祝的骈文,末尾附诗,分东西南北上下,共计六章。始于六朝,后世多仿行。
《國語辭典》:抛却(拋卻)  拼音:pāo què
抛弃、放弃。如:「他为了金钱,抛却爱情,是个负心汉。」《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如今为官做吏的人,贪爱的是钱财,奉承的是富贵,把那『正直公平』四字,抛却东洋大海。」
分類:丢弃
《國語辭典》:抛掷(拋擲)  拼音:pāo zhí
1.扔、投。《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百姓欢声动地,各抛掷砖瓦,赶杀巢部下溃军。」
2.弃置不管。唐。白居易 酬别周从事诗:「洛下田园久抛掷,吴中歌酒莫留连。」明。徐霖《绣襦记》第一○出:「流光瞬息驹过隙,莫把青春枉抛掷。」
《韵府拾遗 鱼韵》:抛书(抛书)
蔡确诗手倦抛书午梦长
《國語辭典》:抛弃(拋棄)  拼音:pāo qì
1.丢弃,扔掉不要。如:「抛弃式隐形眼镜。」《三国演义》第一三回:「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
2.遗弃。如:「自从他被女友抛弃后,整天借酒浇愁。」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待嫁一个聪俊的,又怕半路里轻抛弃。」
3.权利人放弃其权利而不行使,称为「抛弃」。如:继承之抛弃、占有之抛弃等是,为私权丧失原因的一种。
《骈字类编》:久抛
宋 苏轼 春菜 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韵府拾遗 肴韵》:苏轼诗久抛菘葛犹细事苦笋江豚那忍说
《國語辭典》:抛撇(拋撇)  拼音:pāo piē
弃置不顾。元。秦𥳑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抛撇了这丑妇家中宝,挑踢著美女家中哨。」也作「抛撒」。
《韵府拾遗 肴韵》:忍抛
戴复古诗忍抛明月先归去
《國語辭典》:抛离(拋離)  拼音:pāo lí
分离、遗弃。《宋元戏文辑佚。刘盼盼》:「天为比翼,地谐连理,真个永不抛离。」《西游记》第一回:「如今母老,一发不敢抛离。」也作「抛躲」。
分類:离开
《國語辭典》:抛荒(拋荒)  拼音:pāo huāng
荒废。宋。无名氏〈一剪梅。宰相巍巍〉词:「山东、湖北又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
《韵府拾遗 肴韵》:未抛
风骚旨格志气诗云未抛先达路难作便归人
《漢語大詞典》:抛砖(抛塼)
见“ 抛砖引玉 ”。
《國語辭典》:抛砖引玉(拋磚引玉)  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
将砖抛出,引回玉来。后以此为自谦之词,比喻自己先发表的粗陋诗文或不成熟的意见,以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论。《景德传灯录。卷一○。赵州东院从谂禅师》:「赵州观院从谂禅师,……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云:『比来抛砖引玉,却得个墼子。』」《幼学琼林。卷三。珍宝类》:「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
分類:诗名欲得
《国语辞典》:抛梭(抛梭)  拼音:pāo suō
流泪的样子。《儒林外史》第二四回:「和尚觉得心动,走到那牛跟前,那牛就两眼抛梭的淌下泪来。」
分类:流泪
《韵府拾遗 肴韵》:长抛(长抛)
刘禹锡诗玉轸长抛不续弦
《漢語大詞典》:抛官
辞官,弃官。 宋 杨万里 《宿城外张氏庄早起入城》诗之三:“眠云跂石十餘年,回首抛官一瞬间。”
分類:辞官弃官